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高等医学研究院举办2022年研究生招生宣讲会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10日 14:37 点击次数:

[本站讯]6月9日,高等医学研究院举办2022年研究生招生线上宣讲会(第一场),高等医学研究院7名教授从不同方向对研究院及其课题组进行介绍。来自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院校的本科学生参加本次宣讲。

活动中,高等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金鹏教授从学院布局、学科建设、导师队伍、研究生教育等方面介绍了学院概况。让参会同学充分了解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并对未来医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有了初步的了解。

齐晓朋教授、李石洋教授、王培会教授、袁佳教授、吕海泉教授、孟祥波教授,以及孙金鹏教授课题组的郭璐璐博士分别为同学们介绍了课题组情况,并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讲解了生命科学的奥秘和重要性。

齐晓朋教授从传染病的角度展开,讲述了人类文明与瘟疫长期共存的历史,并从自己的研究方向——病原菌感染与宿主免疫的进展,提出目前仍未解决的先天免疫在细菌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究竟如何等问题,就该领域研究中的病原菌多重耐药等难点问题向同学们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李石洋教授从其科研方向出发,围绕肠道相关代谢和免疫机制,讲述肠道菌群在肿瘤和人体健康方面免疫的作用及研究意义,展示了课题组在本领域研究中作出的贡献,简明介绍了课题组应用的闭环研究的方法流程,突出实验室与齐鲁医学院消化内科资源互补,将科研与临床相结合。李石洋教授欢迎大家到实验室学习,拓展科研训练,增长临床探讨,期待能够和大家共同成长。

吕海泉教授致力于肿瘤微环境与干细胞的研究,他为参会学生带来“后疫情时代,我们还需要梦想吗?”主题分享。他以个人经历为切入点,解答了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个人应当如何破局。对于即将走出大学的同学们,他建议应当从现在制定目标,坚持科研,脚踏实地付出行动,将空想变为理想。

生殖生物学方向的袁佳教授从目前国内人口预测及总和生育率等现实问题切入,生动描述了人工辅助生殖(IVF)即试管婴儿的历史说明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介绍了当前试管婴儿技术的需求与困境,如胚胎植入的效率低下,包括最佳移植时间的确定和种植失败等;在濒危动物保护中的种群数量难以提高、人工繁育困难等难题。通过胚胎早期发育和妊娠的概述,强化同学们对于胚胎植入机制的理解,展现其团队在此领域中的研究。袁佳教授表示,欢迎勤奋严谨、团结协作的学生申请加入团队。

从事抗病毒免疫调控及新型冠状病毒与抗病毒免疫的相互作用研究的王培会教授将其实验室的诸多研究成果进行展示,细致讲解了利用蛋白组学等方法研究新冠病毒感染机制、抑制抗病毒免疫的作用、与人体蛋白相互作用的机制等。同时,他提出实验室的特点,目前出成果周期较短且拥有十分可观的科研经费,欢迎同学们的加入。

郭璐对孙金鹏教授课题组进行介绍。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是药物靶点与膜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研究,拥有多项高水平成果及在Nature、Cell发表的高分文章,如发现糖皮质激素受体GPR97的研究等。最后,她提到孙金鹏教授的教学理念,即因材施教,注重梯度性的团队培养,希望大家能够及时沟通并有较高的执行力,通过动力、坚持、专注与想象的结合来做好自己的科研任务。

孟祥波教授为同学们带来免疫学方向的梦想之旅,重要免疫受体的翻译后修饰与疾病是这个梦想之旅的开端,他从免疫系统肿瘤监控与杀伤的作用讲起,以2018年的诺奖引出肿瘤免疫治疗的概念,通过动画放映,精彩地展示出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过程,加深大家对其研究方向的了解。孟祥波教授简要介绍了T细胞与肿瘤细胞的接触面上存在的如PD-1等重要免疫抑制型受体在蛋白水平及转录水平的调控,以此对其研究方向和优异成果进行展现,并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团队。

此次招生宣讲会,参会学生与各位导师线上“面对面”交流,加深了各位同学对高等医学研究院以及研究院各课题组的了解,有助于学生的研究方向的选择。


【供稿单位:高等医学研究院    作者:周书羽 吕尚格    摄影:吕尚格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秦深 赵方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