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跨文化中文教学”工作坊——云体验与对谈系列第四期学术活动举行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01日 17:16 点击次数:

[本站讯]11月27日下午,“跨文化中文教学”工作坊——云体验与对谈系列(第四期)在线上举行。本期工作坊由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祖晓梅教授和加拿大哥伦比亚学院教授、加拿大中文教师协会会长程龙共同主持,邀请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宁继鸣教授、马晓乐教授作为嘉宾,共同围绕“体验式教学与理解性学习”这一话题展开对谈。对谈结束后,工作坊开展了以“中式艺术生活”为主题的中华文化云体验活动。

关于体验式文化教学,宁继鸣教授从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的建设谈起,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尝试与创新:一是在形式建设上创设了物质空间、文化空间;二是在内涵发展上通过实践,建设了一支教师队伍;三是在顶层设计上积极融入时代、社会和主流评价体系。宁继鸣教授提到,基地发展得益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指导方针,如何理解和认知创造性转化,如何贯彻和呈现创新性发展,形成完整的逻辑框架,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关于文化的概念界定,宁继鸣教授认为可以将其分为价值、理论和实践维度,人们在不同范式、视角和感知中理解文化,便会产生多元的意义与阐释,这也反映出人类社会的丰富多元、和谐发展,凸显出文化的本质。在对文化的学理性理解和分析中,基地进行人才培养实践,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存在跨文化问题,教师应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感知文化形式及属性,寻找共同理解的意义空间。

马晓乐教授把基地的体验式教学经验总结为“四境”“五点”,即环境、情境、语境、心境和起点、要点、重点、痛点、基点。具体地说,学生在宏观的社会环境中开展综合体验,在基地空间环境中进行文化体验,在具体教学情境中观察、默会文化符号,在教师语境中理解文化意义,同时,教师尊重学生跨文化心理、分析学生心境;以教学目标为起点,理解性学习为要点,开展创意体验教学设计为重点,在过程中发现痛点,并回到理论基点,将“四境”和“五点”结合是开展体验式文化教学的内在逻辑。

对于基地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体验式文化教学的尝试与创新,祖晓梅教授和程龙教授给予高度评价。程龙教授表示,在欧美后现代主义视域下,跨文化理解强调实践主体性和主体性选择,基地的体验式文化教学理念富有高度的人本主义精神,不仅落实到教师队伍的建设中,也贯穿人才培养过程始终。祖晓梅教授从情感层面阐述了体验式文化教学实践对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意义,她认为,学生能通过体验式实践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和继续学习的动机,从而达到共情与认同等目标。在跨文化能力方面,汉语教师和外国学生所应具备的跨文化能力不完全一致,侧重点不同,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反思的问题。

专家对谈之后,中式艺术生活的云体验活动在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展开。陈鹤龄、崔溶、张惠玲、侯金萍等教师以沉浸式文化体验的方式,呈现出集抚琴、插花、品茗、焚香等文化符号为一体的文化情境,使在场师生在仪式过程中感知、体会并理解文化意义。

在山东大学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通识教育创新模式改革与实践”和博士生高端学术讲坛项目“语言政策与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支持下,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孔子学院研究中心和加拿大中文教师协会联合策划举办的“跨文化中文教学工作坊:云体验与对谈”系列学术活动共四期已顺利完成,获得了业内专家学者和师生的广泛好评。


【供稿单位:国际教育学院    作者:薛梦晨    摄影:赵玉洁 李依江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周倩倩 赵方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