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哲社学院开展教学改革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30日 16:59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哲社学院召开2019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结题交流会,副院长程胜利主持会议,课改项目负责教师分别对2019年课题作结题报告。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undefined

会上,舒萍进行线上汇报,作题为“‘以发展需求为中心’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基于大社会学类专业的实践”项目的结题报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大学扩招,教育结构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为主转向能力为主,本次调研以大社会学类教学实践为基础,探索培养21世纪新人材的方法,提出要更加重视教师的引领作用,明确了大社会学类专业实践活动的开展方向和研究方法。王昕通过线上作题为“社会学理论教学中的‘主体间性’及其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的结题报告。在教学实践当中,王昕对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思考,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师和学生主体间的关系,重视“主体间性”在教学中的作用,探讨了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形式的改变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王华平作题为“心灵哲学(双语)”项目的结题报告。王华平对中外哲学教育做了对比分析,提出我国哲学受哲学史和政治影响之重,并以心灵哲学具体课程为中心,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开展基于问题进行讨论的哲学课程的重要性。于淼作题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逻辑理论化体系”项目的结题报告,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大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体验和接受程度。在高校的劳动教育中,于淼发现其重实践轻研究的特点,并对现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她将焦点小组的访谈方法作为主要调研方法,通过分析数据,将研究发现分为“高校大学生劳动观呈现”“课程体系建设”“户外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五个大部分。最后,于淼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出发,提出开展劳动教育工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李海涛作题为“宗教学课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的结题报告,提出宗教学研究具有明显跨学科的性质,并梳理了宗教研究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从不同宗教种类以及宗教知识获取的不同途径分析了宗教学课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密切关系。张月云作题为“大学生课堂冷漠现象调查研究”项目的结题报告。通过教学评价的方法从四门课程八个时点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因素,有助于任课教师提升课程质量。

程胜利进行总结并作出简要点评。本次课改调研结题报告活动对2019年课改项目进行了总结,响应了学校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和管理的号召,以立项促教改,以教改促创新,以创新促内涵提升,有助于山东大学创办一流本科教育,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高校人才。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王哲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汪诗奥 赵方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