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文学院基层普法实践团调研结束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01日 07:50 点击次数:

[本站讯]8月24日至30日,文学院基层普法实践团以济南市区各大街道为核心区域,开展了一次对济南市民法律意识、法律常识普及情况的实地调研。

随着新经济形态、新社会状况的出现,民生民政领域的法律法规成为了普法宣传的重点,而民众普遍存在法律知识欠缺、依法维权意识薄弱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调研团队按照高级社区、普通社群、农村的分类,确定了泉城广场、花园路街道、建筑新村作为相应样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问卷调查与一对一访问。在这个过程中,团队联系到了海南外经律师事务所,获得了法律知识、问卷设计、普法手册制作等多方面的专业指导,为调研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实地调查中,成员们发现参与调研的市民大多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但缺乏系统性和现代法律意识,习惯以既有经验和道德来处理纠纷,“人治”的意味大于“法治”。另一方面,问卷显示75%的受访者认为法律离自己很远,这种意识误区就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知法”而不“守法”,存在诸多隐患。一位居委会主任告诉成员们,他们平均每年处理的居民纠纷达上百起,包括婚姻、继承、青少年问题等,和解往往就是皆大欢喜的结局,过程中鲜少有相关法律的普及和警示。团队认为这正是普法在实践层面寸步难行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市民的法律法规概念只停留在认识层面,而在实际落实和运用中则受到诸多社会关系的干扰,存在明显的盲区和死角。针对这一问题,团队咨询了海南外经事务所的林律师,林律师表示,基层普法具有其特殊性和社会性,宣传方式是难点,社会帮扶是重点。团队进一步调研发现,基层普法状况不佳与违法犯罪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尤其体现在青少年犯罪方面。

经过此次社会实践,调研小组对济南市基层群众普法状况有了全面、有层次的了解和掌握,找出了社区普法进程中的漏洞和盲区。此次实践不仅提升了团队成员作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且为政府部门后续的普法工作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思路,从大学生视角为我国依法治国、建设法制社会的进程献出了绵薄之力。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王晨雨 张英杰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