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15日至25日,文学院“言不达e”社会实践团队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调研活动,队员们分别在济南、合肥、青岛、泉州、重庆、曲靖六地开展了调研活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语言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网络言语社区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大学生的语言运用受到网络的深刻影响。实践过程中,队员们通过发放问卷、采访在读本科生等方式,了解了不同网络社交平台对汉语发展的影响,并探究了网络语言环境的相关问题。根据访谈及问卷结果可知,大部分受访者在日常线上聊天或浏览网页信息时,会积极了解新兴的网络热词,80%以上的大学生会使用网络热词。在对使用网络热词的态度上,受访者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一部分受访者表示,网络热词具有生动、幽默、简洁等特点,积极运用网络热词会增添语言的趣味性;另有受访者表示,大量使用网络语言会降低交流质量、影响表达效果。总体上,大学生对于网络语言持包容开放的态度,同时坚决排斥低俗网络语言。谈及网络语言环境的问题,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当前情况表示不满。受访大学生表示,目前网络上存在许多低俗用语,且由于网络社交软件的门槛较低,其使用者文明程度与受教育程度不一,一些素质差的网民在网上肆意发言,网络暴力问题十分严重。
调查显示,在使用网络语言时,大部分大学生会注意文明用语,对网络语言的使用也更为谨慎。在谈及网络暴力问题时,受访者表示从来没有也不会利用网络伤害他人,但在看到网友的不当言论时,通常保持中立,不会主动举报。并且,多数的受访者对我国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政策都不了解。由此看来,整治网络语言环境、推广相关的政策法规、提高网民素质等问题亟待解决。
助推网络环境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是当代大学生理应担当的重任,规范网络用语、举报不当言论,也是大学生不可推卸的义务。通过本次调研活动,队员们了解到网络语言在人际交往、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好处,同时也明确了当前网络语言使用不当、网络语言环境较差等问题,团队成员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维护网络语言环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