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传承和弘扬援疆精神,深化鲁疆医疗协作,4月23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联合新疆和田学院医学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及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同举办鲁疆支部“云”共建活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党委书记柳丽华,新疆和田学院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布海力切木·依明艾力,新疆和田学院附属医院党总支书记龚真杰,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马学先出席活动并致辞。山大二院党委副书记孟彦主持活动。

本次活动以“鲁疆同心·医教共融”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援疆精神大讨论,构建鲁疆两地四单位党建共建与医疗资源共享新模式,奏响新时代的鲁疆协奏曲。
柳丽华总结回顾了医院二十年援疆工作,表示医院将不断深化“党建+”模式,聚焦人才培养和科研协作,推动鲁疆医疗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为新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布海力切木·依明艾力表示,山大二院长期支援不仅填补了南疆多项医疗技术空白,更通过“师带徒”机制培养了大批本土人才,希望未来双方在医学教育、民族医药研究等领域深化合作,为边疆地区发展筑牢人才根基。龚真杰以“感恩”为主题,分享了附属医院在援疆专家帮扶下诊疗水平显著提升,多项技术实现“零的突破”,并呼吁两地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畅通学术交流、科研攻关渠道,让援疆成果惠及更多新疆群众。马学先肯定了鲁疆医疗合作对区域健康事业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山东援疆专家在神经疾病、传染病防治等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强调未来双方应加强资源共享,共同探索跨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路径。
大讨论环节,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金苏芹、刘奕卿、谢兆宏讲述了援疆干部在新疆开展脑卒中筛查、搭建远程诊疗系统的经历,彰显了齐鲁医者“技术援疆、真情奉献”的担当;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娜、阿衣吐拉结合基层巡诊故事,诠释了援疆干部“扎根边疆、服务百姓”的初心;正在新疆和田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支援的蚌埠医科大学孙俊杰、荆振唐分享了山东援疆团队助力检验学科建设的经验,提出“以教促医医教融合”的新思路;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检验医学中心于超则从实验室标准化建设角度,展望了鲁疆检验技术一体化的前景。医院首位援疆干部、第五党总支书记尚伟,检验医学党支部书记孙昭辉,新疆和田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艾比布拉•阿布都拉,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党支部书记吴勤奋在交流发言中表示,援疆精神是两地携手发展的精神纽带,新时代援疆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在边疆的生动实践,未来将持续推动支部共建常态化、合作领域多元化,让鲁疆情谊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新时代援疆精神,是写在广袤边疆大地上的忠诚答卷,是“赤子之心”的坚守,是“鲁疆共月明”的担当。回望山大二院20年援疆之路,从阿勒泰到和田,从新世纪之初到建党百年风光变化,不变的是援疆干部的赤子之心,他们勇挑重任,硬核担当,以“同心捧月照天山”的信心和勇气,抒写着一部医者大爱的动人篇章。2004年,尚伟冒着零下40度的极寒,在祖国西北边陲插下第一面医疗援疆的党旗。二十载春秋流转,9批16名医者接力擎旗,援疆专业领域涵盖了神经内科、血液内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胃肠外科、胸外科、眼科、口腔科、儿科、检验科等专业,分布在从北疆到南疆共4个地区7家医院单位,立体化加强学科建设、全方位服务当地百姓,推动受援单位和地区的医疗事业发展,从“输血”到“造血”,在天山南北的经纬线上镌刻下山大二院人的奋斗足迹。2022年,神经内科党支部与新医大二附院神经内科党支部创新开启鲁疆支部“云”共建,以援疆干部为纽带,围绕党建+医疗、党建+教研、党建+科普等,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2025年,山大二院鲁疆支部“云”共建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将从“1+1”结对到“四单位矩阵”,从支部自发活动到建立“党委统筹-支部对接-党员落实”三级联动体系,构建新时代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范式,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助力建设美丽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