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3月19日晚,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人工智能学院和数智化支撑研究院面向全校研究生联合举办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科研专题报告会,启动包括人工智能研究生通识示范课程工程、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应用场景案例工程、“人工智能+”示范性研究生新形态教材工程、人工智能研究生系列高端报告论坛工程的系列建设工程,全面探讨赋能路径。报告会邀请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陈竹敏就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进展及其赋能教育科研主题作报告。

陈竹敏教授从人工智能定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智能体、人工智能安全、人工智能实践等七个方面对人工智能做全面讲解。他介绍了当前国内人工智能发展取得的相关突破以及面临的挑战。他表示,跨学科融合已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显著特征,人工智能与生物、化学、医学、工学、环境和司法等的融合,不仅加速科学发现、解决复杂问题,还进一步推动跨学科发展。大数据时代,我们要培养AI素养,才能真正拥抱AI时代。人工智能学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世界科研前沿和未来发展趋势,实施山东大学“大人工智能战略”,建设一大平台、推动两大融合、实施三大人才工程,坚持走具有山大特色的人工智能自主创新道路,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完全自主、不可替代的“山大AI方案”。

交流研讨环节,与会研究生与陈竹敏教授围绕“人工智能算法、人工智能+数学研究、人工智能伦理”等具体场景、话题展开讨论。大家纷纷表示,报告会分享的“人机共生、人机共进”科研理念与实战经验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对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面向未来的研究生教育聚焦于“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进展及其赋能教育科研”这一议题,不仅是对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以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对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学术生态这一长远目标的深刻诠释与有力推进。2024年底,作为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科研系列工程之一的11项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推出,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将以此为基础,以本次启动活动为契机,围绕技术赋能教育创新及促进学科交叉研究制定系统化实施方案,继续推进实现教育模式的智能跃迁,打造国家级教育大模型创新高地,为研究生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山大方案”。
活动由研究生培养办公室主任许峰主持,报告会面向全体研究生开通直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