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2月20日至23日,“科学逐梦·智慧未来”青少年科技创新冬令营在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工程训练中心举办。本次冬令营由山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主办,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办。
冬令营以“科学逐梦·智慧未来”为主题,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和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推进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若干措施》,充分利用工训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身资源,开展适合中小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山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官网发布报名通知,经过报名录取,共计有来自济南市的47所小学的92名学生入选冬令营。
冬令营课程专注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主题来自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等新赛道。课程设置激光加工、3D打印、无人机、协作机械臂和木艺5项内容,采用项目式的学习方式,让营员从理论到实践,充分体会到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新型材料等在未来发展中的作用。

冬令营开幕式上,工训中心党总支书记孙玉玲向各位营员介绍了工训中心的相关情况,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并指导各位营员通过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注重科学知识的积累、实践创新能力锻炼等途径成为一名具备创新素养的学生。


为期3天的课程学习里,营员们了解了无人机的基础知识,亲手组装了自己的无人机,并调试操控飞上蓝天。协作机械臂课堂上,营员们了解了机械臂的硬件结构和编程原理,通过程序设计实现了智能垃圾分类、无人咖啡售卖、药品分拣、骨骼手术等功能。木艺课堂上,营员们充分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画线、切割、打磨等制作出了自己的鲁班锁。激光加工和3D打印课程让营员们充分了解了未来先进制造技术。
冬令营闭幕式上,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张恒旭与营员们一起回顾了三天的学习经历,指明同学们在未来要主动激发自身的科学兴趣、积极获取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厚植家国情怀,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山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秘书长陶永喜勉励营员回去以后保持对科学的探索热情,努力学习成为创新型人才。闭幕式还举行了游园会、无人机表演、颁发结业证书等环节。

本次冬令营着眼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先期培养,提升青少年科技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目标指向创新素养,聚焦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实践三个维度。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