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6月11日晚,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学院)在趵突泉校区举办“研续青春,逐梦二院”专业学位博导团队宣讲会,院长冯世庆,副院长赵小刚、余之刚、靳斌及专业学位博导团队代表出席活动。宣讲会由教学部主任林晓英主持。

冯世庆从“齐鲁系”“国家队”“学院派”三张名片入手,展示了医院近年来在学科发展、人才引育、医疗服务、科研教学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介绍了医院首创的“HTOD”(hospital-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医院、交通和城市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以及医院“四型一化”战略定位,“三步走”中长期规划和“一院三区+”事业格局。他勉励同学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努力成长、成才、成名、成家。
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博导、教授苑辉卿对医院医学研究平台作了全面介绍,从实验平台功能分类、仪器使用、技术支持、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鼓励同学们积极去实验室学习探索,希望大家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案、产出新成果。

冯世庆、赵小刚、余之刚、靳斌、柳刚、陈诗鸿、张春红教授分别代表骨科团队、胸外科团队、乳腺外科团队、肝胆外科团队、肾内科团队、内分泌科团队、皮肤科团队介绍了各自学科的导师情况、研究成果及目前研究方向,表达了欢迎同学们加入学科团队的期盼,并表示希望能够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提供帮助与指导。
冯世庆以“医工结合的机遇与挑战”为题,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前沿讲座。他深入分析了医工结合发展历史、现状、机遇与挑战,介绍了生物材料、3D打印、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等医工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他详细阐述了医工结合关键要素和发展战略,并提出需进一步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交流,健全应用层面管理机制,完善统一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加速产学研转化链建设。他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和研究中要聚焦“四个面向”,关注交叉前沿方向,学会解析病理新机制,创新应用新技术,建立诊疗新方案,促进临床新转化,努力成长为“MED+X”复合型医学人才。

2020级、2021级“5+3”一体化学生及2022级齐鲁医学堂学生130余人参加活动。本次活动是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学院)践行“ECART”和“FPTAL”育人理念的重要举措,为导师团队和医学生搭建沟通平台,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早临床、早科研”,致力打造“双一流”大学临床学院育人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