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2月24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举办医院高质量发展系列论坛——骨科学科建设研讨会,依托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骨科临床中心,成立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骨科学科发展联盟和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骨科专科联盟,秉承齐鲁医学精神,立足济南,服务山东,辐射全国,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山东力量。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候任主委、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坤正,国际微创脊柱外科学会候任主席、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周跃,齐鲁医学院副院长刘奇迹,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党委书记柳丽华、院长冯世庆出席会议。
冯世庆介绍了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战略发展格局和齐鲁医学发展概况。他表示,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分级诊疗的要求,依托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骨科临床中心成立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骨科学科发展联盟和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骨科专科联盟,推进医院 “123联盟工程”, 集结24家医院加入学科联盟、110余家医院加入专科联盟,共同打造山东省骨科文化、管理、学术等高质量发展高地,带动山东省骨科学科做大做强。
柳丽华表示,联盟有效整合山东省骨科优势资源,统筹齐鲁医学骨科临床一体化发展,将大幅带动齐鲁医学骨科整体实力,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形成科学有序的就医格局和系统连续的诊疗格局。
刘奇迹希望联盟探索建立人才、技术和平台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推进行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和协同创新,为学科事业发展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王坤正表示,骨科学科发展迅猛,迈向精准化、数字化、智能化,需要临床医生不断开拓创新、实现自我突破。希望齐鲁医学整合省内骨科优势资源,打造科学有序的就医格局和系统连续的诊疗格局,做大做强骨科品牌;希望学科联盟、专科联盟能够立足本省、辐射全国、放眼国际,创立独树一帜的学科品牌,为学科进步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山东力量。
周跃希望联盟成为齐鲁医学骨科发展的新航标,成为“集多方智慧、聚众人力量”的重要平台,促进优质资源整合,优化分级诊疗制度,使管理体制更科学、运行机制更完善、服务模式更优化、医疗资源供需更匹配、就医格局更合理,满足群众就诊需求。

论坛邀请百余位专家学者,共聚泉城,共谋学科,共同见证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骨科学科发展联盟启动。

与会嘉宾为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骨科学科发展联盟授牌。25家联盟单位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立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威海市中心医院、菏泽市立医院、日照市人民医院、临沂市人民医院、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济南市中心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淄博市中心医院、潍坊市人民医院、泰安市中心医院、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枣庄市立医院、淄博市第一人民医院。

会议同期,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骨科专科联盟成立,以全面落实和进一步深化分级诊疗,持续提高专病诊治及研究能力,加强新技术的规范使用及推广,推动优质专科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发展,满足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要。与会嘉宾为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骨科专科联盟单位授牌。
全面升级对外合作,制定医联体支持计划,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全面建设医院联盟、学科联盟和专病联盟 “123联盟工程”,设立“专家工作站”,打造“社区健康之家”,开展基层医生业务培训工作,搭建远程病理、远程心电等区域诊疗平台,探索建立“护联体”联盟。
冯世庆介绍骨科整体发展概况。脊柱外科一病区、二病区、三病区,创伤骨科,手外科/足踝外科,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负责人介绍科室发展情况。全体院领导,职能部门和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副主任参加会议。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成立于1997年,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冯世庆为学科带头人。学科依托山东大学成立山东省“十三五”高等学校脊柱脊髓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山东省中新骨科生物功能材料技术合作研究中心、山东省国家级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山东大学脊柱外科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组织工程研究所、山东省关节镜临床培训基地、山东大学足踝外科研究中心,全面承担医、教、研等各项工作。现开放床位338张。医生72人,拥有高层次人才和硕博导师20人。骨科分为脊柱外科、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手外科/足踝外科等亚专业,拥有脊柱外科(三个病区)、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手外科/足踝外科6个病区。拥有脊髓损伤的精准微创治疗、复杂脊柱畸形及脊柱肿瘤的治疗、骨关节感染疾病的治疗、髋膝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治疗、骨科创伤的微创治疗、儿童及成人肢体发育畸形的治疗等多个专业特色方向,近年来成功开展3D打印技术、导航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手术机器人技术等多项国内、国际领先新技术。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30余项,发表SCI论文300余篇,授权专利33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