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谆谆话语、殷殷嘱托,激发了广大青年为梦想不懈奋斗的澎湃力量。作为青年,如何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山大青年的回答。
校团委兼职团干、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万钊廷:讲好青春故事,护航青年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愿景。作为一名山大新传研究生,更作为一名目前正从事青年媒体宣传工作的学生骨干,我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本科四年来,我累计在“青春山大”等青年媒体平台发布署名推送文章300余篇,阅读量破百万,这些宣传作品集中展现着山大青年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传承着催人奋进的社会正能量。一系列的宣传工作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必须将青年发展需要与国家复兴需求充分融合,坚持从青年中来,回到青年中去,要走到青年们当中倾听需要,回应呼声,努力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和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将党的一系列创新理论灵活转化为青年喜闻乐见的宣传作品,进而引导好青年思想,传播好中国故事,从青年的角度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做出属于“青媒人”的时代作为。
青年媒体菁英班学员、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刘俊媛:用青年话语发青年之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为新传学子与青年媒体菁英班学员,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我的责任与使命。
目前,我正参与山东大学青年媒体菁英班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媒体宣传理论的理解,增强新媒体宣传实践能力,多次参与摄影活动,用图片传递山大声音,制作活力化形象化的音视图文作品展现青年形象……在未来,我将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并牢记“钉子精神”,打磨过硬的专业素养,深入青年同学,做同学们最贴心、最信赖的校园媒体人,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青年人的故事,为构建多载体、广覆盖、大影响的校园新媒体宣传格局作贡献,以青春之我,贡献伟大时代。
山东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管理学院本科生田宇新:以青春之我,燃支教之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我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谆谆教诲、殷殷嘱托,现已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并且有幸加入山东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明年,我将与研支团的伙伴一起,去为中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必将努力学习,坚持不懈,为支教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明年的支教中,牢记支教初心,争做“四有”好老师,以青春之我,燃支教之火,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勇担时代重任,焕发青春的绚丽光彩,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校团委兼职团干、文学院本科生苗玉晶:接续青春之火,奋进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百年历程,带领着中国人民从一穷二白走到了全面小康,并将继续引领我们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青年一代寄语:“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我从刚入校时懵懵懂懂的新生,成长为了一个能带着学弟学妹开展学生工作、独当一面的学姐,这一路上收获了经验、友谊,更多的还有成长,懂得了如何让自己成长,也懂得了如何引导我的学弟学妹们成长。我想,新的征程中,我也会像我的学长学姐那样,像浇灌小花一样“浇灌”他们,让我们的青春都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山东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成员、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李静:为文艺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文艺工作者在新的奋斗征程中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山东大学艺术团成员,在听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后我备受鼓舞。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作为艺术团的成员,我多次参与“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大型校园文艺演出、“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等艺术展演,怀抱赤诚投身文艺事业,贡献青年力量。今后,我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文艺作品,让美育与思政相结合,把正向价值融入美的艺术中,让艺术真正发挥感染人、影响人、塑造人的功效,鼓舞广大师生投身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