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两位山大校友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2年亚太地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16日 18:23 点击次数:

[本站讯]11月14日,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携手杭州未来科技城共同举办的2022世界科技青年论坛上,新一届“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入选者揭晓。据不完全统计,两位山大人入选。

师恩政,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级校友,现任西湖大学助理教授、特聘研究员。他助力突破卤素钙钛矿光电子器件商业化瓶颈,为半导体异质结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了新范式。

卤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和发光二极管发展迅速,但其仍面临卤素钙钛矿材料稳定性较差和晶格内离子迁移过快等问题。针对这些挑战,师恩政为解决卤素钙钛矿光电子器件商业化的最大瓶颈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师恩政首次制备了二维卤素钙钛矿外延异质结,通过引入半导体性的共轭配体,提高了该类异质结的稳定性,并抑制了离子迁移。他还构筑了原子级平整的二维卤素钙钛矿范德华异质结,首次基于这些异质结定量研究了卤素离子沿着面外方向的扩散现象。

师恩政还揭示了准二维钙钛矿材料低能边界相的起源,系统研究了二维钙钛矿材料激子扩散和湮灭行为,并提出一种全新的碳纳米管定向组装方法,实现了具有高定向度的超洁净碳纳米管水平阵列的无损组装,还将其用于构筑碳纳米管-二维半导体异质结阵列。

在此基础上,他未来将致力于设计并优化新型卤素钙钛矿材料和异质结构,并开发高性能、高稳定性的光电器件。

王钰,生物技术2005级本科、微生物学2009级硕士校友,现任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他致力于解决生物制造高度依赖粮食原料的问题和挑战,首次开发了先进的工业微生物基因编辑技术并将谷氨酸棒杆菌改造为可耐受和转化甲醇合成氨基酸的工程菌种,为碳一生物制造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钰在硕士和博士学习阶段,跟随导师许平教授主要从事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的生物转化利用研究,构建人工微生物细胞工厂,实现了高效利用甘油生产 1,3-丙二醇、乳酸等生物材料单体,部分技术已在合作企业应用。在加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后,他开始转向难度更高的甲醇生物转化利用研究。

经过多年的研究,王钰提出了一条以富能碳一分子甲醇为原料,以工程微生物为核心催化剂的碳一生物制造路线。为提高工程微生物的甲醇利用效率,他开发了先进的基因组编辑和多基因精细表达调控技术,并利用该技术首次将工业微生物谷氨酸棒杆菌改造为可耐受甲醇、并利用甲醇为原料合成氨基酸的工程菌种。他的研究为甲醇生物转化利用提供了工程微生物菌种,为碳一生物制造发展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王钰的研究将致力于解决影响甲醇生物转化效率的科技问题,推动碳一生物制造的规模化实施,为应对生物制造高度依赖粮食原料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成立于1899年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极大的新兴科技商业智库与媒体。自1999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评选出35位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在全球范围内遴选出的顶尖科技创新青年已超千人。

2021年,《麻省理工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亚太区评选正式落地中国,两年时间六位山大人入选“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榜单。


【供稿单位:校友办    作者:朱紫瑛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程仲钰 王莉莉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