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网站专题报道山大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经验做法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13日 16:16 点击次数:

[本站讯]10月1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网站专题报道了山东大学党委开展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经验做法。

原文如下:

山东大学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

推动学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走深走实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印发《关于深化中管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来,山东大学扛牢改革政治责任,坚持对标对表、瞄准重点难点、注重实战实效,加快推动学校纪检监察机构一体化变革、全方位重塑、系统性升级,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学校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严格对标对表,推进改革落实

学校党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论述和中央部署要求,切实做好改革任务的传达学习、研究实施、组织推动、监督落实,高标准高质量抓好改革落实工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抓好思想动员。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精神、在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作为谋划改革、推进改革、落实改革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今年以来,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相关内容3次,学校党委在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新学期工作会议、领导班子读书班和务虚会、新一届中层领导班子专题培训班等会议上深入开展中管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精神宣讲、思想动员和工作部署,凝聚改革共识,汇聚改革合力,形成了各级党组织和师生医务员工“知改革、促改革”的良好局面。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促进有机融合。坚持“一把手抓改革”,学校党委书记郭新立同志切实担起改革“施工队长”政治责任,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实时督导,主持召开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专题会,指导研究制定学校改革方案。学校党委将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纳入学校2022年党建工作要点,上半年,党委常委会研究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相关议题8次,不断明确改革重点任务,夯实改革责任,推动改革有力有序扎实推进。将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与中央巡视整改相融合,把改革与解决中央巡视指出的学校党委存在的问题和学校纪检监察机构存在的问题一体推进,把改革与学校重点工作一体推进,切实以改革驱动学校一体发展等“七大战略”实现关键突破,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三是坚持集思广益,力求方案完善。严格对照《关于深化中管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部署要求,结合省纪委监委改革配套措施,制定《山东大学纪检监察机构改革方案》,并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备案。方案制定过程中,学校纪检监察机构先后深入校区、部门、学院开展调研,多次会同学校组织、人事等部门召开协调推进会,广泛借鉴兄弟高校改革先进经验及做法,积极主动向上级纪委监委请示报告,保证改革各项工作在上级纪委监委的领导指导下进行,力求改革方案符合中央要求,契合学校实际,推动管党治校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

二、瞄准重点难点,聚力改革重塑

学校党委立足一校三地办学实际,聚焦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指出的问题,放大改革综合效应,推动学校纪检监察机构迭代升级,打造“加强版”纪检监察机构。

一是结合深化中央巡视整改,实现一校三地“一体化”新突破。瞄准中央巡视反馈意见和“一校一策”指出的学校“一校三地治理体系不够健全,一体化发展的蓝图和思路举措还需落实落细”这一制约学校发展的难题,以及学校纪检监察机构存在的差距短板弱项,撤销威海校区和青岛校区纪检监察机构,将原有干部编制和领导职数统一调整至学校纪检监察机构,增加专职纪检监察干部编制数,设置5个内设机构,实现了一校三地“职能、机构、人员”完全一体化,为推动学校一校三地一体化改革提供了示范,发挥了突破引导作用,改变了一校三地纪检监察机构职能权限不清晰、人员分散、机构重合的弊端,有效破解监督力量不足、监督发散、监督效能逐级减弱的难题,大大提高监督效能。

二是优化机构设置和业务流程,构建监督“全覆盖”新机制。调整优化学校纪委内设机构设置和职能权限配置,办公室负责日常运转、服务保障、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等工作;3个纪检监察室分别对所联系单位的党员、党组织、监察对象进行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工作;综合业务室负责党风政风监督、信访、案管、审理等工作。和改革前相比,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运行更加高效、力量更为充足。建立纪检监察室对口联系机制,实现校部机关、教学科研单位、校区、附属医院、校办产业等领域监督全覆盖。加强对联系单位的日常监督和政治生态研判,便于把握联系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规律性特点持续跟踪问效,把监督执纪执法工作做深做透,监督全覆盖有效性进一步增强。制定《山东大学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专题会议议事规则》,优化信访举报受理、问题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等工作流程。

三是建立监督协同机制,形成监督“一盘棋”新格局。纪检监察机构各内设部门牢固树立纪检监察工作“一盘棋”意识,在履行部门主要职责基础上,坚持分工不分家,强化集成联动,推动横向部门整体协同、纵向条线贯通落实,统筹监督内容、统筹成果运用。学校党委积极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的监督体系,推动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四责协同”,强化纪检监察监督协助引导推动功能,建立工作联席会商、信息互通共享、日常联合联动、线索综合研判、整改跟踪问效等监督协同机制,推进纪检监察监督与校内巡视监督、审计监督、干部监督、师德师风监督等相贯通,着力解决监督贯通协同中的能力短板、制度空白、工作弱项,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系统优势,构建系统集成、高质高效的大监督工作格局。

三、注重实战实效,激发改革效能

改革将学校纪检监察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加强版”的纪检监察机构聚焦主责主业干出“升级版”的事业,努力展现新气象、新面貌、新作为,推动改革制度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

一是聚焦“两个维护”,把政治监督贯穿监督全过程。紧扣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制定《关于开展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动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师生医务员工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聚焦政治安全等十大重点领域安全,开展贯穿全年覆盖全校的安全工作巡视,问责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的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坚决守牢意识形态、师生安全、疫情防控等“一排底线”。制定《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任务清单》,明确加强对“一把手”监督、同级领导班子监督、下级领导班子监督等3个方面15条重点任务,以清单为指南,细化实化不同层级监督的重点内容和路径方式,常态化实施学校纪检监察机构与校领导班子成员及二级单位“一把手”谈心谈话制度。将“一校一策”指出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作为督促巡视持续整改的发力点,向领导班子成员发送提示函,将整改压力和责任传递到党委及领导班子成员,就重点整改任务对班子成员谈话提醒,持续强化巡视整改监督。

二是强化“全周期管理”,推进“三不腐”同时同向综合发力。加强查办案件这个最有力的监督,充分发挥“室地校”联合办案优势,彰显派驻监督的权威性。统筹3个附属医院纪检工作力量,健全完善校内交叉办案、联合办案、提级办案等机制,1+1+1>3的效果不断显现。深入推进以案促改、系统施治,针对监督执纪中发现的突出问题,通过制发纪检建议书、向分管领导通报、约谈提醒、责成召开民主生活会等方式,督促推动主责部门堵塞管理和制度漏洞。将纪法规矩教育纳入“三个第一课”(“开学第一课”、“干部培训第一课”、“新员工入职第一课”),常态化开展以案为鉴警示教育,让师生医务员工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三是突出“三化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铁军。以山东省纪委监委“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为契机,开展内控机制建设、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等行动,全面提升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增加有法学、审计专业背景干部,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活力进一步激发,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升。从严从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刀刃向内、自我监督有力震慑。开展全员培训,强化实战练兵,强化执纪执法贯通学习,提高依规依纪依法履职能力,选派干部赴中央纪委、教育部机关纪委、省纪委借调工作,在实战中打造过硬铁军。

踏上新征程,学校纪检监察机构将以最严标准写好改革新篇章,自觉在各方面走在前,在新起点上争做政治过硬的表率、本领高强的表率、纪法严明的表率、作风优良的表率,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推动学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供稿单位:纪检监察机构    作者:许玉莲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杨航骁 王莉莉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