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阅读量过万、在朋友圈刷屏的“爆款”推文是如何产出的?其实,每一篇推送的背后,都有着这样一群山大青年在努力:他们身穿小马甲,举起话筒与相机,聚焦校园热点,用镜头记录生活,执笔书写新闻轶事,依托“青春山大”等新媒体平台,发挥团属新媒体矩阵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讲述属于山大青年的动人故事。
领好宣传“新路子”,用新思路讲好新故事。山东大学团委始终将思想引领作为新闻宣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时代使命,创新传播方式,讲好山大故事,传播山大声音。
山东大学团刊《青年园》在1985年创刊之时,就是凝聚青年智慧、发挥青年力量的重要阵地。以建设“山大人的精神家园”为宗旨,坚持思想性、文化性、知识性并重,陪伴一代代山大青年成长成才。2020年,为充分贴合“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时代特征,电子团刊《青年园》如约上线。焕新的《青年园》展现出新时代新媒体的强大生命力,山大青年随手传阅、随处可读、随时可学,在云端一同追溯党史足迹、纵览时政风云、关注校园热点......历史文化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寇雅婷说:“电子团刊契合了当下青年人的阅读习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学习平台,引导青年关注校园动态、关心社会发展。”
建好平台“新样子”,用新方式带来新体验。强阵地、发声音、搞活动,山东大学团委建设“图文音像”全媒体宣发渠道,做活“一站两端三微四号”团属融媒体矩阵,全程、全员、全息、全效打造长效宣传品牌,力求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同频共振。
2021年,山东大学团委在整合既有板块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网络发展与pc端、移动端使用习惯,全新改版升级网站,榜样事迹一键速览,学习材料一秒直达,成为山大青年“日日关注,常常浏览”的标签页面。山大共青团融媒体矩阵环环相接、联动运营,用好青春语,讲活青年话,推出可爱喜人的动漫形象,以广大青年喜闻乐见的图文视频等融媒体宣传形式,日更交互性强、普及度高的原创特色推送,年均发稿量千余篇,阅读量高达百万次,头像框、表情包、校史云答题H5、《热血青春》原创说唱歌曲等作品成为热议“爆款”。“我们着眼青年需求,从青年角度出发,不断突破传统宣传形式,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视频、漫画、表情包等立体化、活力化、潮流化的形式,加强与同学们的互动,把青年新媒体做大做强。”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分享了参与高校新媒体运营工作的感受。
育好宣传“新苗子”,用好队伍打造好作品。山东大学团委一直在探索高校新媒体人才培养路径,健全新媒体人才管理、培训和激励机制,依托青年媒体中心、青马工程龙头示范班菁英班培养了千余名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精的团学宣传骨干,力求实现宣传成效与队伍建设同步提升。
连续5年开设《青年新媒体运营(实务)》核心通选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题学习、新媒体理论专题学习与新媒体运营实践为主要内容,理论授课与岗位实操的多模块互动,着力解决青年“宣而不精”“学而不做”“专而不通”的突出问题,大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处突变通的媒介素养。他们从青年中来,到青年中去,成为薪火相传的青年思想引领队伍。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本科生孙志东表示,青年媒体菁英班开设课程内容丰富,有效提升了我们的媒介理论素养和宣传工作能力,作为一名校园媒体工作者,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方位了解媒体运营工作,主动锻炼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拓展视野,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新篇章。
只要是青年在的地方,就有团的声音;只要是青年聚集的场域,就有团的身影。生动有趣的内容、鲜活多变的形式、亲切温暖的互动,山大共青团始终和青年走在一起,用好、用精、用活新媒体,引领青年、服务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