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面向需求,建设新时代高水平导师队伍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30日 09:53 点击次数:

[本站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为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新时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11月29日,教育部召开2021年省级学位委员会工作会议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推进会议,总结2021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部署2022年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内涵发展重点。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副校长李术才参会,并围绕国家部署要求,对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以及导师队伍建设工作作总结讲话。

近年来,山东大学导师队伍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制度体系建设为基础,以综合评价改革为导向,以交叉融合和行业联动为引擎,努力打造一支“四有好导师”队伍。在导师综合评价、动态管理、交叉团队与行业导师建设、激励机制和规范化培训等方面,探索、积累了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构建导学思政工作体系。学校制定和完善《山东大学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出台《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把师德师风作为首要标准,把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作为导师上岗基本要求,坚决“引导广大教师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当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启动“导学思政年”系列活动,开展导学思政下午茶、优秀导学思政团队评选、导学思政专题讲座、师生羽毛球赛、研究生“导学思政”合唱比赛等活动,为师生思想、学术与生活交流提供丰富平台。开展研究生思政专项建设,推出“研究生课程思政计划”,立项课程55项,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项,2021年6月研究生课程《文献学》作为全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全国首届教育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上受到表彰。加强导学专题工作研究,持续针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开展研究生思政教育课题专题立项。

健全评价机制,实行导师岗位动态调整。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导师队伍建设时指出,要“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能不能指导学生追踪世界前沿,解决国家面临的实际困难,是衡量导师的重要标准。学校在导师队伍管理办法中规定,导师聘任和评价要破“五唯”,以学术水平、培养质量、育人精力投入为综合依据,打破职称限制,近年来博导中副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超过10%,打破了唯帽子、唯职称的限制。但同时,也打破了导师终身制传统的“铁饭碗”,坚持按需设岗、总量控制、结构优化的基本原则,采用竞争上岗、分类评聘、分类管理的动态管理模式,实行导师招生资格年度审核制。导师考核从政治表现、师德师风、育人成效、培养研究生支撑保障条件等多个维度进行,今年起还逐步引入了研究生对导师的评价,形成导师全方位综合画像描述。实验室是培养不出工匠来的,把行业导师作为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支柱,加强专业学位导师行业企业经历要求。

加强团队建设,催化学科交叉融合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导师不但要当“大先生”,还要带出“大团队”,要建立一支兼具老中青代际传承的导师梯队,实现学术传统和育人精神的薪火相传;要建立一支融合思政引领、科研指导、生活关怀、心理辅导等全方位观照学生成长的导师团队,真正打造育人共同体。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具有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的天然优势。学校鼓励以学科交叉、联合指导的方式培养研究生,充分发挥导师团队协同作用。2020年山东大学召开学位与研究生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要打破学科和学院壁垒,推动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跨国界的导师团队建设。到今年,学校已经实现导师团队招生全覆盖。同时遴选20个学科交叉导师团队,予以专项招生计划支持,加快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强化激励引领,建立规范化培训体系。迄今山东大学已经评选了十三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好导师”已经形成品牌效应,是导师们学习的榜样,是学生们钦慕的先生。今年学校评选“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40人,推荐获评“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4人,“山东省优秀导学团队”5个,并对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宣传。学校建立校、院、系所多级导师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新任导师岗前培训,在2021年新任博士生导师培训中,曲音波教授分享了“大先生”王祖农如何把酒厂学徒工培养成学术带头人的“小故事”,引发了广大新导师的共鸣和思考。学校每年还选派部分导师到海内外高水平大学进行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专题培训和访学研修,形成多部门联动、校院协同的常态化培训交流体系,并推出“导师沙龙”、专题报告会、导师线上答题、在岗导师轮训、师德师风案例库等举措。

李术才表示,研究生教育发展要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结合中央巡视整改要求,充分借鉴对标高校、兄弟高校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出新招、出实招。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牛鼻子”,严师出高徒,教学可相长,要坚持“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引导广大导师做好“四个引路人”。下一步,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要抓好四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要继续完善分类培养机制,发挥行业合力。二是要写好“政产学研用”融合育人的文章。三是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瞄准国家急需,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向基础学科发力,向“卡脖子”问题发力。四是要学习领会学科专业目录优化调整精神,做好研究生培养与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充分衔接。他希望导师们心怀“国之大者”,打破学科和个人发展的“自转”小逻辑,围绕服务国家战略主动融入“公转”大格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聚势谋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现代化强国作贡献。

一校三地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和全体工作人员参会。学校在威海校区、青岛校区、齐鲁医学院设视频分会场。


【供稿单位:研究生院 、研工部    作者:李啸闻 徐先蓬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王莉莉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