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张士闪:在民俗与艺术之间搭建桥梁

——国家优秀教材奖背后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17日 08:45 点击次数: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材建设,指出要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立德树人的基本载体,教材建设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依托。近期,首届国家优秀教材奖评选结果公布,山东大学共有9项高等教育类教材入选,同时有关单位、个人获得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称号。为充分发挥优秀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宣传部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系列报道“国家优秀教材奖背后的故事”,对部分获奖案例进行展示,希望全校教育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继承优良传统,推进改革创新,增强教材育人功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士闪:在民俗与艺术之间搭建桥梁

近来,儒学高等研究院张士闪教授主持编写的研究生教材《中国艺术民俗学》荣获首届国家优秀教材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此次获奖是对山大民俗学团队近年来积极探索“基于民俗学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项目的充分肯定。

结合专业特点,服务社会发展

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与民俗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需要,山东大学民俗学团队早在2008年就启动了“基于民俗学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项目,针对传统民俗学教学重书本、轻实践的不足,创新重构更具时代感的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

一是课堂立体化。既重视课堂教学,亦重视田野实践及课下讨论。按照硕士生3年、博士生4年的学习周期,主抓一二学年,按照5:3:2的比例,将课堂定时教学、课下定期讨论与田野定向调查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教学团队化。团队人员10人,分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山东大学等知名高校,学科背景有民俗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分为既明确分工又紧密合作的3个教学团队。在实际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协作保障各部分教学内容知识、理论与技能的结合,同时也加强相互间交流与合作,采取团队化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是实践平台化。坚持以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应用与转化,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实现了实践的多平台化。以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节日研究基地(山东大学)为依托,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开展对春节、二月二、中元节、胡集书会、小章竹马、昌邑烧大牛、曹县花供会等传统节日庆典的调查研究,锻炼了学生的调查能力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力。

四是论坛常态化。定期举办学术与社会发展论坛,如“田野中国论坛”“民俗学高层论坛”“草根论坛”等,邀请诸多国内著名民俗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举办学术讲座,同时不定期举办小型学术论坛,鼓励同学积极参加、发表学术见解,与著名学者进行学术对话,鼓励学生多参与、多展示自己,拓展各方面知识与能力。

推进教学统筹,强化教研结合

团队改变以往只关注“教”的倾向,通过多途径支持“学”,实现教与学统筹、互动、协调。一方面,课程与团队建设从“教”的角度进行设计,但又都指向支持如何“学”。另一方面,实践平台建设更多从教师促“学”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舞台,如实地田野访谈、非遗保护项目调研与开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学”的过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的成果才最终得以实现。

一门好课,一种好教材,有助于完善教学体系,一代代学子也因此循序渐进并“开枝散叶”。《中国艺术民俗学》教材辛苦打磨20多年,被数十所高校选为教材,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和好评。

1992年,《艺术民俗学》课程开设。2000年,《艺术民俗学》教材出版。2001年,《艺术民俗学》获得中国文联首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2006年,《艺术民俗学》先后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艺术民俗学》出版。该教材注重对中国艺术文化传统的挖掘、梳理与推广运用,为中国当代教育引入新的知识视野和宝贵的教学资源;注重用民俗学的方法分析艺术,兼用艺术学视野体证民俗,使艺术与民俗得到跨学科的沟通与融合;综合摄取民俗学、艺术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宗教学等学科知识与理论资源,视野广阔,方法互观,多方统筹,多学科交叉互补,内容丰富多元,充分体现了当代高等教育研究生教材应该具有的开放性、多元化的特质。

教材是教学之本,《中国艺术民俗学》教材适应了民俗学、民间文学、艺术民俗学等学科人才培养的需要,作者依托多年田野研究实践,注重从实证角度论述、把握问题,力图使学术贴近艺术和民俗生活世界,对于此前所接受的人文教育赋以自下而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体认与充实。

弘扬文史传统,立足田野见长

著名民俗学家黄永林教授指出,以山东大学为代表的一批民俗学者长期扎根田野,持续关注乡村,深入民间,亲近百姓,形成了某种“有温度的田野”的研究风格,基本奠定了中国民俗学“田野学派”的基础。

山东大学以文史见长,山大民俗学则首重田野,山大民俗学团队将学问写在乡村大地上,致力于在田野中理解中国,近些年实际调查过的村落、社区超过200多个,足迹遍布山东、河北、北京、辽宁、江苏、河南、浙江、江苏、贵州、澳门等省市区,并以此为基础推出了一大批论文、专著、丛书和硕博士学位论文等科研成果。如2019年推出的“山东村落田野研究丛书”、2020年推出的“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均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凸显了山大民俗学田野见长的特色与优势。


【供稿单位:研究生院 研工部 儒学院    作者:李海云 许峰    摄影:资料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高子芸 刘婷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