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近日,山东大学“硕博服务团”东营队联系东营市东营区、垦利区相关单位,以“打造高质量齐鲁画卷,建设黄河下游生态长廊”为主题开展黄河生态调研实践活动,深入挖掘生态长廊建设给沿黄地区带来的直接环境质量提升,以及辐射带动的生态经济、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方面的发展。
聚焦民企发展 共话生态经济。荷香十里,绿叶擎天,徐徐展开的是东营湿地美丽画卷。统筹人、城、生态协调发展的东营市围绕湿地进行了特色规划,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实践团队与东营区东城荷塘湿地项目承办人暨盛元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修申展开访谈,共同探讨生态长廊建设所带来的经济福祉与生态福利。
当前,盛元生态农业公司正以“莲”为主线,通过“寻莲——养莲——赏莲——爱莲——梦莲”一线,深度挖掘莲藕文化内涵,开发品质旅游,释放产业价值,力图建设农业与生态相结合的实验基地,形成第一产业荷叶、莲藕、鱼类销售,第二产业藕粉馒头、藕粉粉条、藕粉面条副产品售卖,第三产业大面积荷塘生态湿地打造的全产业链覆盖的局面,将工业化的加工成果同时作为特色旅游产品进行推广,以“莲”为设计元素的文创产品是该企业新兴的销售亮点。刘修申说道:“我们种植莲藕不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也是为了打造好的湿地环境,更具有生态效益。”

立足实地巡诊 把脉发展难题。为了全面分析黄河生态长廊建设中现存问题、保护成效,实践团队针对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进行调查研究,联系当地游客以及景区工作人员深入开展了访谈、调研活动,对其生态旅游发展状况进行了解摸底,实地诊脉,剖析其薄弱环节。
黄河入海观景处,海河交汇天下奇观,沧海桑田在此演绎,千种动物在此聚集,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壮观的石油文化景观区,无一不是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不可替代的核心生态旅游资源。实践团队随机采访了参观游览的游客,针对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内部建设,游客反映景区开发力度不足,缺少游乐项目,此外,游览景区景区内部交通不便也是困扰游客的一大问题。针对景区内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实践团队发现特色旅游产品对部分游客吸引力不足,产品销售缺乏线上渠道。


万亩稻田说丰年 巨幅画作献华诞。关注生态农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调研考察垦利区稻田画景区,感受创意农业,了解万亩稻田项目建设及运行情况。该项目以黄河口稻米品牌为主打产品,绘制巨幅稻田画作吸引游客,形成“农业+旅游”的新兴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价值。
实践团队考察到,该景区在万亩稻田中用各色稻子组成一幅幅稻田画——“国强民富,国泰民安”,万亩稻田画诉说着生态农业的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激活了乡村生态经济体系,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经济生态双效益,同时寄托了大家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期许。

垦利区稻田画景观

黄河宁而天下宁,黄河兴而东营兴,山东大学“硕博服务团”东营队的生态之行才掀开序章,队员们将在实践调研中献智东营黄河生态长廊建设,步履不停,力图以青年之力,助力黄河生态保护,促进其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