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让老仪器“焕发新生命”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28日 10:12 点击次数:

[本站讯]为贯彻落实中央“过紧日子”部署以及学校有关实施意见要求,近期,学校校级公共平台——结构成分与物性测量平台充分挖潜老旧设备使用价值,采取多种方式让老仪器“焕发新生命”。

精心维护,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随着学校“双一流”建设不断推进,前沿科学探究趋势对科研仪器技术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学校结构成分与物性测量平台购置了一批高精尖的大型仪器设备,为学科发展助力。但是,由于使用寿命、功能缺失和需求更新等因素,老旧仪器淘汰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朝夕相处,平台老师们对待这些对教学和科研作出贡献的大型设备是有感情的,有时面对不得不报废的老旧坏损仪器,甚至难忍落泪。

“淘汰的仪器设备直接报废,我真的有些不舍,就想如何使废旧仪器被再利用呢?为了节约资源,已经超过10年使用时间的旧设备,我们想方设法继续留用。”从事这项工作十几年的化学院董姝丽老师说。

老师们对自己工作都充满热爱,对自己分管的仪器设备格外用心。董姝丽老师说:“仪器状况牵扯着每一个老师的心,时刻密切关注仪器状态。高端仪器设备对环境要求苛刻,需要长期保持高真空、适宜温湿度运行环境,不允许临时断电,否则将造成相关附件设备损坏,维修价格昂贵,一旦损坏将会造成设备长期无法运行。每当碰到实验室楼宇漏水、停电状况,老师们更是焦急不安、百爪挠心,唯恐仪器发生故障,影响教学科研。多次,由于天气原因,学校从晚上23点至次日清晨5点停电,老师们次日早上6:00就会赶到学校,检查自己负责的仪器是否存在问题。有一天晚上10点多了,学生发现仪器设备有故障,负责老师连夜赶来处理问题。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

平台老师们在紧跟前沿科学探究需求趋势、提高仪器“高精尖”水平的同时还用心维护老仪器,制定了详细的仪器设备使用规章制度,使多台10年以上老仪器正常高效使用。

这台400 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在董姝丽老师的精心保养下,已经使用了17年,现在仍在以高效准确的测试数据服务广大师生。

维修重组,让旧仪器获得“重生”

为贯彻落实中央“过紧日子”的部署,结构成分与物性测量平台对于故障老旧设备,通过组装整合使旧仪器“发挥余热”,真正让它们获得“重生”。

平台原来有两台拟报废坏损的原子力显微镜(AFM),一台控制系统损坏,另一台扫描器故障,导致使用率极低。

这台仪器的一个部件坏了,但是其它部件依然是完好的。

平台的曹照真、朱峰老师经过仔细研究和不懈努力,利用两台拟报废的原子力显微镜性能完好的部件,重新组装为一台功能完整的“新”原子力显微镜,经校正和检测,该组装仪器性能良好,很快投入使用,让这台价值190多万元的老仪器获得“新生”,发挥了“余热”。

组装后的原子力显微镜

看到仪器恢复使用,朱峰老师动情地说:“这台仪器终于‘活’过来了。”

目前,化学院正在使用组装原子力显微镜培训学生。组装后的仪器正式使用两个多月以来,每周都有3-4天由同学们学习并自主操作。同学们通过该仪器观察物体的微观形貌、表面形状、收集纤维螺旋方向的数据等。许多学生通过实验,取得了理想的样品测试效果。

正在做实验的化学院研究生成秋鸿说:“去年,我们要到晶体所去做这项实验,一般需要提前一个礼拜预约,约上了也只能老师做,我们看。今年有了这台仪器,我们随时都可以预约前来自己动手做实验。”

报废的旧仪器

平台还有两台同样的报废坏损的PE公司的LS-55荧光谱仪,每台价值30多万,目前该类型仪器已经停产。

组装仪器后的LS-55荧光分光光度计

根据多年的使用经验,贾炯、冯磊两位老师联系工程师整合组装,修复故障功能,使其仍保留在校公共仪器平台接受预约使用。目前,在实验平台,每天都有学生使用该仪器。

贾炯老师说:“该仪器是最基础的化学分析实验仪器,主要用于观测物质荧光性质。尽管平台现有一台较新的荧光分光光度计,然而新仪器不具备偏振和磷光光谱测试功能。如果另外配备,目前价值需要30多万元。幸好我们把原有的具备磷光测试功能的仪器维修好了,并继续使用。这就相当于节约了30多万元。”

这次组装使用的两台设备共节约资金200多万元。这样做既缓解了现在的测试压力,还能节省资金,也可以用于培养学生。目前,通过重新组装的设备投入使用后,更多学生在科研实验中受益。

合理使用报废设备的元器件,变“废”为“宝”

传统模式,设备报废就上交学校拍卖处置了。现在,这些报废设备及其附件除了通过组装整合修复功能外,还可用于仪器教学、原理直观化演示、平台文化展示等。

这台报废后的仪器,打开仪器盖子,就可以给学生展示里面的光路、路径,这样教学更直观,可以更好地给同学们讲解有关原理。

此外,废旧设备上的有些元件也可以拆下来,给同学们上课做讲解使用;一些元器件,平台也可以提供给做自主创新研究的老师使用,用于科学研究。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目前,全校范围内正在渐渐形成一种“过紧日子”从我做起、从细微之处做起的良好氛围。您身边如果有好的例子,请积极为山大视点提供新闻线索。


【供稿单位:宣传部    作者:王莉莉    摄影:王莉莉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万广远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