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山东大学辅导员热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发布日期:2020年03月29日 10:07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党委学生工作部迅速组织一校三地辅导员队伍认真学习《意见》全文,领会《意见》精神。各学院(培养单位)积极响应,充分展开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深化劳育认识,全面夯实劳动教育基础,锻造时代新人。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孙国翠表示,劳动是人生存的第一需要,当下部分青年学生却因劳动教育的缺乏,未能全面领会劳动的真正意义,《意见》的出台非常及时,充分表达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对祖国未来一代的培养导向。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四化认为,劳动是人类群体最基本的社会属性,也是伴随人的一生成长价值意义的重要体现,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项针对性育人主题在学生中开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精神内涵。基础医学院辅导员程媛媛谈到,对医学生而言,其特殊性在于他们未来服务对象是人,是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在劳动中磨炼意志、接受锻炼、增强探索、陶冶情操,深刻认识劳动、正确看待劳动、培养劳动技能尤为重要。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辅导员李雪静说,三全育人要求五育并举,劳动教育是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的实践基础,它渗入到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发挥启德、强智、益美、促体的重要作用。泰山学堂副处级辅导员徐孝刚提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劳动教育要通过“智慧实践”来实现,以使命引领,以提供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学术论文、语言提升、课程助教、主动管理等全方位、立体化、菜单式的体制机制保障,做到严管厚爱,达到“树”人目的。澳国立联合理学院党委副书记范其学认为,劳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将劳动教育设置为必修课程,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把劳动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结合“三助岗位”设计,使大学生在劳动中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劳动中掌握专业知识、提升创新能力,在劳动中增强体魄、磨练意志,成长成才。

坚守育人初心,立德树人引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经济学院辅导员王永军表示,高校辅导员承担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是《意见》实施的重要引导者、谋划者、推动者,一要加强教育引导,二要谋划好学生劳动实践平台,三是通过拓展培养教育方案改革,将劳动教育纳入“五育”考核体系,形成方案引导、考核反馈劳动教育推进闭环,使《意见》真正落地落实。历史文化学院辅导员张丽昙认为,作为一名辅导员,要努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劳动育人体系,让学生从对劳动的被动体验、单纯参与向日常生活方式、行为习惯转变,营造“劳动光荣”“崇尚技能”的育人氛围,“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让劳动精神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吴晓晴认为,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激发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现阶段人才培养要求高度契合。联合理学院辅导员王蔚说,《意见》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工作要求、体系构建、组织实施和支撑保障进行了明确的阐述,作为辅导员,如何为学生搭建劳动教育平台,坚持五育并举,引导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我们思考的首要问题。

立足专业基础,多方合力构建协同劳动育人场域。文学院正处级辅导员刘志业提出,学校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和组织实施,既要有观念上的宏观把握,又不要一刀切,而是要因地制宜、因院制宜、因专业制宜。各院系有统一性,但工科、理科、文科、医科又各具特性,各院系应该经过广泛、深入的论证,让广大教师参与讨论、设计,最后确定具体方案。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功华认为应结合学院特色和学生特点,做好学生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校内“三助”前的劳动意识引导教育,培养学生充分利用专业学科知识、技能、工具、设备等,践行知行合一。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姜楠提出,加强高校“劳”育工作,既应强化显性“劳”育,传授与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劳动科学知识,又应深化隐性劳育,深入开掘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各类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劳”育资源,系统建构“四位一体”的多元化“劳”育课程体系。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石岩建议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广泛调研,征集学生喜欢的劳动教育方式,学生的事情学生做主,提高劳动教育参与性和实效性。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孙钰谈到,高校劳动教育应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并重,与现有人才培养体系有机融合,制定合理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让劳动教育真正成为德智体美教育的有力支撑,为高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技能基础。经济学院辅导员刘娜娜提出,有关活动的认定评比可根据劳动活动的性质,结合拓展培养学分、特长奖学金评定或其他评奖方式进行。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辅导员马慧君认为,要结合专业特色,强化实践体验感、获得感。在此次疫情中,外语专业同学翻译多种文字的告知书、药学专业同学进行药品科普、社工专业同学进行线上心理辅导都是较好的例子。物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徐晓霞提出,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二是学校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搭建丰富立体的劳动教育平台,既结合学校实际又突出劳动教育的特点;三是制定相关政策制度规范劳动教育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责,对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过程与效果进行合理的监督、考核。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孔雷表示应注重结合学科特色和专业课程,留出相应的劳动教育课程时间;要结合志愿服务、社团活动,四进社区,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劳动教育环境;同时通过拓宽实践渠道、增加实习岗位等途径让大学生学以致用,在劳动中积累实践经验,提升职业认知能力和就业能力。文学院辅导员孙雅乔提到,劳动教育应注入日常教育并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增强学生参与劳动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将劳动生活化、常识化,去掉功利化的色彩,共同营造积极的劳动氛围。外国语学院辅导员吕鹏飞表示,学校学院在落实拓展培养计划的过程中可将劳动教育从主题教育、文化艺术、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个板块凸显出来,设置、开展形式多样且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活动。法学院(威海)辅导员时华忠认为,学院应根据专业特色系统化制定构建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弘扬人人都做志愿者的教育特色,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参与劳动,让学生形成“我劳动,我光荣”的思想。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周苗苗提出,“特色实践、快乐劳动”的大学生劳动教育概念,结合学科和专业建造特色劳动平台,设计有目标有要求有考核有认可的劳动内容,使学生通过特色实践,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巩固学科知识的同时,增强诚实劳动意识。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斌表示,应健全劳动教育评价考核体系,将劳动教育纳入拓展培养计划并作为各类评优评奖的基本标准;注重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营造劳动教育良好氛围。药学院辅导员李冬主张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和受教育者自身四位一体的互动模式,全方位提高劳动能力;建立评价导向体系,将学生参与劳动情况与毕业等挂钩,实现全员参与的目标。

去年下半年,学校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校党委书记郭新立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今年2月27日,校长樊丽明调研学生工作时指出,要以校内“三助”、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为主要抓手,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下一步,学工战线将立足新时代新要求,根据学生新特点,大力推进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并举融通,推进《意见》落实落细落地,坚持立德树人,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动思政工作体系与学科、教学、教材、管理等体系相贯通,完善“结对帮扶共建”工作,建立全员关心学生的激励保障机制,完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思政”工作体系,进一步凸显家国情怀、崇实品格、担当精神、创新能力等育人特色,加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等工作的协同联动,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建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考核体系,将工作实效运用到学院工作考核中,把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


【供稿单位:学工部、武装部    作者:管晓亮 史艺姝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张丹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