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6月9日,应微电子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研究员马英起分别在中心校区和软件园校区为师生带来了两场题为“宇航用微纳器件单粒子效应敏感特性研究”和“护卫航天器驰骋太空——航天器空间环境效应研究”的前沿讲座。微电子学院副院长王永参加相关讲座。
在题为“宇航用微纳器件单粒子效应敏感特性研究”的讲座中,马英起首先介绍了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概况、所在课题组的研究领域及环境效应在航天产品流程中的定位,随后围绕空间环境效应中的单粒子效应作了详细介绍,其中着重为大家讲解了单粒子效应对航天微电子器件的危害,以及航天器抗单粒子效应的设计指标及防护。马英起表示,单粒子效应对CMOS器件、大功率器件的破坏影响极其严重,并通过“嫦娥一号”说明了典型故障案例的分析。此外,他还提到了空间高技术的开拓应用,如密码芯片安全测试、航空汽车电子系统安全等,这些前沿信息引起了师生们浓厚的兴趣。
在题为“护卫航天器驰骋太空——航天器空间环境效应研究”的讲座中,马英起主要从“航天征程中的磨难”“航天器受困受难的根源”两个方面为大家作详细介绍。他针对空间科学和空间技术相交叉的“航天器空间环境效应”学科方向,介绍外太空特有的空间辐射粒子、等离子体、原子氧及空间碎片等环境特征,并通过分享典型空间辐射环境导致的航天器故障事例,分析了空间辐射环境与航天相关的材料、器件相互作用导致多种辐射效应的物理根源。随后,马英起介绍了相关空间环境效应的地面模拟试验条件、仿真分析手段及防护设计措施,简要综述了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在空间辐射环境诱发的器件单粒子效应、材料充放电效应等方面开展的部分试验及仿真研究,为空间科学与技术、航天工程应用、信息安全、航空、汽车等相关领域技术拓展提出了建议作为参考。
在互动环节中,在场师生积极提问,马英起就大家感兴趣的问题释疑解难,现场气氛热烈。微电子学院师生到场聆听讲座。
马英起,博士,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环境特殊效应实验室辐射效应课题组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兼职教师,在航天器空间辐射效应研究与应用方面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及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