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刘思金研究员张庆华研究员来校作讲座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19日 18:12 点击次数:

  [本站讯]4月15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张庆华研究员、刘思金研究员来山东大学作讲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汝涛教授主持讲座,山东大学第四届环境与健康菁英班师生代表参加了讲座。
  张庆华研究员讲座的题目是“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分析手段”。他介绍了环境分析的内容、一般流程及固相萃取(SPE)、固相微萃取(SPME)、加速溶剂萃取(ASE)等几种常用的环境检测技术,提出了我国目前环境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他以松花江污染事件中硝基苯分析为例,介绍了SPME/GS/MS在水样分析中的优点,并与固相萃取、被动采样等环境污染分析技术作了对比。此外,张庆华研究员还讲解了极地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其环境效应,提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难降解、生物富集、毒性、长距离迁移四大特征,对未来极地地区环境污染分析的研究提出了设想。
  刘思金研究员作了题为“环境污染物诱导肿瘤发生与进展的机制”的讲座。他从不同类型肿瘤的发病率展开,由浅入深,介绍了肿瘤的概念及肿瘤细胞说、克隆进化说两种肿瘤细胞起源的假说,并从氧化应激与DNA损伤、污染物直接导致DNA损伤、污染物与DNA分子的加合物、异常的增殖凋亡等方面介绍了污染物诱发肿瘤的机理,进而分起始期、促发生期、促进展期、恶变期四个阶段讲解肿瘤的发展变化过程。最后他介绍了DNA损伤与修复试验、原核细胞基因突变试验与真核细胞试验等遗传毒性的研究方法。
  张庆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特别是二恶英、多氯联苯、多溴联苯醚的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学,POPs在我国的区域污染研究,POPs的环境行为和环境多介质模型研究。
  刘思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973首席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国家“环境与健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委员会委员和纳米毒理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研究领域为环境毒理学、纳米毒理学。
\ \

【供稿单位:环境学院    作者:文/吕振婷 图/刘小云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王帅 思萱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