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15日到7月16日,中央民族大学游斌教授做客犹太文化暑期学校并在中心校区作了两场学术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和学生聆听了这两场精彩的报告。
首场报告以“文本、记忆与族群:圣经历史叙事与以色列族群构建”为题。在报告中,游斌教授围绕“层累形成的圣经以色列古史”、“超越‘层累说’”、“作为社会记忆的历史编纂”和“社会记忆与族群构建”四个方面系统讲解了古代以色列的历史叙事与族群构建。首先,他以年表的形式介绍了圣经以色列古史,并强调了“四重证据分析法”,即经外文献、考古学、社会学—人类学模型、历史文学批评,在实证主义史学当中的重要作用。接着,他从叙事史学和叙事神学对实证主义史学的批判两个角度指出“层累说”仅仅将历史叙事理解为社会群体的“人造物”,却没有意识到圣经叙事对于社会群体和个体成员的塑造、规范作用。其次,他将圣经历史叙事的性质界定为“社会记忆”,阐明了选择性记忆是作为社会记忆的历史叙事的基本方式这一观点。最后,他通过对族群的客观特征论和主观认同论以及社会记忆的族群理论的解读,说明了以色列人的起源与变迁。
第二场报告以“希伯来文明的起源:兼论圣经以色列古史的人类学研究”为题。游斌教授从“疑古学派的兴起”、“以色列古史虚构说”“以色列起源新论”、“以色列人的外生起源与内生起源”和“历史记忆与以色列人的形成”五个角度梳理了希伯来文明的起源。他首先以“以色列人是否真的起源于‘征服迦南’?”这一问题为引,说明了“以色列民”是圣经古史叙事的前提。接着,他带领学员们进入圣经古史的另一面,通过对《士师记》反映的以色列与迦南关系的分析指出犹大支派所分的领地是晚期历史的投射。最后,游斌教授通过一些直观形象的图片介绍了对以色列起源问题的考古学研究。
游斌,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等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访问学者,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圣经研究著作多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