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金雁教授谈“俄国的第三种知识分子”

发布日期:2013年11月25日 11:37 点击次数:

  [本站讯]11月23日,著名学者、中国政法大学金雁教授做客“天人讲堂”第59讲,作了题为“俄国的第三种知识分子及其社会实践”的学术报告。
  报告中,金雁教授首先解释了什么是第三种知识分子,并分析和介绍了他们兴起的背景与主要理念。金雁教授援引以赛亚•伯林著名的“狐狸与刺猬”说,指出在俄国第一种知识分子被称为是“狐狸型”的知识分子,一般指坐在书斋中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第二种是“刺猬型”的知识分子,指走上街头的“革命者”。同时,俄国还有一种知识分子叫做“工蜂型”的知识分子,致力于实践,不涉入体制的建设。他们反对政权万能论、英雄主义和激进主义等肤浅的思想,同时主张为促进个人的“自主意识”成长和建立起“自我负责”的公民社会做努力。他们从身边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以“切实可行”的方式关注底层,在政府允许的范围内展开地方自治运动。这些主张主要以阿勃拉莫夫所提出的“小事理论”为代表,“只管问题,不问主义”成为其核心的思想。与俄国社会中的“空想家”所不同的是,该群体俨然成为埋头做实事的“实践派”。因此,依托俄国农奴制改革所设立的配套工程——地方自治局,这些实干家开始活跃于这些类NGO的机构,为俄国社会注入新的活力。
  金雁教授介绍了第三种知识分子立足地方自治局的具体行动,及其给俄国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地方自治局有很大的自主权,他们主要从事教育、医疗、修路、土地整理、农技改革等工作,并进行相关的田野调查,实行更加专业化的社会管理。作为民间社会组织的地方自治局在很多方面承担了政府的职能,蚕食了地方政府的权力,打击了官本位的官僚体制。然而,从当时的数据可以看出,第三种人的努力使俄国在教育、卫生、交通、民间金融各方面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俄国乡村与城市的差距在缩小,甚至出现融合的趋势。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社会工作者”在“开启民智”方面贡献巨大,并且他们给俄国社会带入了一定的宪政机制和公共服务精神,而不同于以往的管制社会资源的思路,属于早期的现代新型国家体制建设的一种创新。金雁教授最后阐述了第三种知识分子和“地方自治”运动的命运。报告最后,金雁教授简单谈论了现代俄国知识界对此次运动的反思以及中国的“第三种知识分子”的问题。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傅永军教授主持了本期“天人讲堂”,全校百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并就俄国的发展现状、民间社会组织发展和中国第三种知识分子的可能性等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金雁,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联——俄罗斯、东欧问题研究专家。兰州大学苏联史硕士研究生毕业,曾在波兰华沙大学进行学术访问。曾任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院苏联东欧处处长、俄罗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现任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秘书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所特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苏俄史、东欧史,对十月革命、俄罗斯与东欧国家的改革等问题有独到的研究与见解。
\ \

【供稿单位: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作者:文/谢丁坚 图/齐晓东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红岩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