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北大郝煜谈用姓氏量化分析中国历史特征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15日 10:31 点击次数:

[本站讯]5月14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郝煜做客经济学院高级经济学讲座,作了题为“Two papers using surnames to quantify some aspects of China’s history”,即“运用姓氏量化分析中国历史的某些特征”的讲座。
  郝煜自己收集的“姓氏”数据库基础,分两个学术课题对其观点进行了阐述讲座第一部分为要内容,郝煜首先围绕自己已经完成的著作THE SON ALSO RISES:surnames and the history of social mobility姓氏,籍贯和中国长期社会流动性,介绍了讲座主要思想、理论分析框架和模型构建。随后,他自己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与其他文章了对比,指出其他文章对社会流动性的研究都是基于个人水平的调查数据,且仅仅关注了2-3代人群而他则关注长期趋势,着眼于4-5代子孙,考察是否会受到祖先的影响并且比较分析了父代财富对于子代的影响,依据斜率的不同取值,划分为四种不同的情形。接下来,郝煜定义了姓氏方法中所运用的“相对精英率”,即用某姓氏在精英中所占比相该姓氏在总人口所占比来衡量该姓氏是否为精英姓氏。在刻画其分布后,发现满足正态分布,得出“当社会流动时,精英姓氏的社会地位分布将会向总体趋近”的结论。因此,相对精英率的收敛速度刻画了社会流动性。之后,郝煜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选择江浙地区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引入“姓氏-籍贯组合”,以另一直观的方法刻画该模型,发现了斜率系数的地域差异和时间趋势,并与之前的研究方法进行对比,得出了同样的结论。第二部分中,郝煜介绍了他的另一个基于同样数据研究课题,题为太平天国造成的移民文化冲击对新式小学入学率的影响
  本次讲座由经济学院陈强教授主持参加讲座的还有经济学院部分老师、博士生、研究生和本科持续两个小时的讲座,主讲嘉宾、老师和学生不断展开讨论,互动交流碰撞出了许多思想的火花。郝煜在量化历史这一领域所作的研究,开拓了大家的思维和见解,让与会的老师和学生受益匪浅。
  
郝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助理教授,2013年获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经济史、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代表著作THE SON ALSO RISES:surnames and the history of social mobility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对社会流动和不平等”、“通过姓氏地区差异度量文化距离等课题深有研究,成果丰富。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    作者:陈志鹏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范玲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