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4月12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赵法生博士在山大作了题为“儒教之争与文化重建”的报告。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傅有德教授主持报告,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教授及全校百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赵法生博士首先谈到了儒家是否为宗教这一问题。他指出自从唐代以来,形成了儒释道三教的说法,千余年来向无争议,且联合国、南洋华人以及港澳台均承认儒教是宗教。但是,身处中西方文明冲突过程中的第一代思想家如梁启超、胡适、梁漱溟等学者,基于儒学与基督教等制度化宗教的比较,均否认儒学是宗教,于是有了儒学与宗教关系的争论。赵法生博士重点分析了对待儒教的两条极端道路:国教化道路和激进的反儒教化道路。他认为,康有为等人在近代史上所推崇的儒教国教化及儒学复兴的失败是因为违背了当时的宪政法理,没有处理好建立宗教的政治化军事化和社会化关系,并且在伦理和政治上错位。赵法生博士还一一回答了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傅有德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点评。
赵法生,中国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儒教研究中心秘书长,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研究员;重点研究先秦儒道思想和海外华人儒学与儒教现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哲学史》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