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大学Duff教授做客外语学院
发布日期:2013年11月29日 17:03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45期(总第411期)“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在洪家楼校区举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Patricia A. Duff教授做客此次讲坛,并作了题为“Academic Discourse Socialization: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Issues and Insights, and Research Methods (学术话语的社会化:理论基础、问题与启示及研究方法)”的学术报告。
报告中,Duff教授首先介绍了学术话语社会化研究的背景:语言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化手段和途径。外语学习者在进入新的学术话语社群后会经历一种新的社会化过程——学术语言社会化,对其口语、笔语及多模态话语的发展进行研究为应用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之后,Duff教授从学术话语社会化的理论基础、近期研究问题和发现、二语学习者在学术话语社群中社会化的记录方法以及教学启示等四个方面对学术话语社会化做了全面介绍。她谈到,近期研究问题涉及学习者主体性、口头和书面形式学术话语等多个方面。此外,她还通过丰富的研究实例,结合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并对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互动环节中,大家就研究方法和术语理解等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提问,Duff教授则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实例作了详细解答。
本次讲坛从新颖的社会化视角探讨了语言教学与学习的关系,对外语学院师生在应用语言学研究上有很大启发。讲坛由外语学院院长王俊菊教授主持,外语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及青年教师等五十余人参加了讲坛。
Patricia Duff博士,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语言与读写教育方向教授,该校TESL研究生部负责人,研究领域涉及语言社会化、应用语言学定性研究方法、课堂教学研究、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教与学等方面。其著作包括《应用语言学中的个案研究》、《应用语言学中的推理和概括》、《语言社会化》及《汉语学习:语言、社会文化及叙事视角》等。目前正在撰写《应用语言学中的民族志研究》等书。
【供稿单位:外语学院 作者:王新清 宋玉浩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友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