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8日至10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青岛市中国新文学研究会、中国社科院当代文学创新团队、山东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在场的判断:新世纪文学的历史化”青年学者论坛在青岛举行。
开幕式由山东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教授、青岛中国新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赵坤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当代室副主任、研究员田美莲,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早分别致辞,希望各位学者为新世纪文学寻得准确的历史定位,提供更多有效的有关新世纪文学的阐释框架与阐释路径,推动中国文学的持续发展。
圆桌论坛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刚,赵坤共同主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湖南省社科院、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青岛大学,以及《文艺研究》《扬子江文学评论》等学术机构的青年学者畅所欲言,就当代文学批评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新世纪文学历史化的可能与方法、在场判断的必要性与准确性等问题进行讨论。
论坛闭幕式由徐刚主持,山东大学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兵作学术总结,他围绕“在场”“判断”“历史化”三个核心关键词展开,对比现代文学史的动态生成,肯定了文学现场判断的重要性。

本次论坛是山东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哲社青年人才团队与国内学术界青年精英的思想交流,对于研究院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与青年学者的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