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山东大学主办2025年厌氧氨氧化国际研讨会暨首届全国厌氧氨氧化+技术交流大会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9日 06:49 点击次数:

[本站讯]7月4日至6日,2025年厌氧氨氧化国际研讨会暨首届全国厌氧氨氧化+技术交流大会在山东大学举行。本次会议以“创新引领·碳氮共治·协同增效”为主题,与会人员聚焦厌氧氨氧化等低碳技术在碳氮协同治理、工程实践、机理解析和产业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展开研讨。

荷兰皇家艺术和科学院院士、荷兰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代尔夫特理工大学Mark van Loosdrecht,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莱斯大学Menachem Elimelech,北京工业大学彭永臻教授,山东大学副校长、青岛校区校长王美琴,日本熊本大学原副校长Kenji Furukawa线上线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开幕式上,王美琴介绍了山东大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发展情况,肯定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围绕国家“双碳”战略落地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本次大会不仅是一次学术盛会,更是我国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美丽中国的重要实践。山东大学将持续积极推动低碳脱氮技术创新与实践,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大连理工大学全燮教授、南京大学张徐祥教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吴昌永研究员、日本东北大学Yu-You Li教授、密西根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Chuanwu Xi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Jianhua Guo教授、日本北海道大学Satoshi Okabe教授分别围绕功能化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厌氧氨氧化-反硝化核心菌群、主流厌氧氨氧化工艺、厌氧氨氧化细菌-HAP造粒协同脱氮、氨氧化的新机制及应用、新型氮循环微生物的机遇与挑战、厌氧氨氧化细菌生理学作了大会报告。

大会设置17个专题分会场,与会学者围绕氮循环微生物机制、厌氧氨氧化技术创新、工程应用与未来发展等前沿议题进行了探讨,深入交流最新科研进展与工程实践成果。学者们畅所欲言、交流学术见解、碰撞思想火花、分享科研心得。

会议还邀请了国际著名期刊iMeta、Water Research、Green Energy and Resources杂志主编开展主编面对面活动。与会主编详细介绍了各期刊的定位与特色,并分享投稿要点、发表建议。在问答环节,主编们详尽解答了现场参会人员提出的关于论文写作、投稿与审稿意见回复等方面的问题。

会议由山东大学主办,北京工业大学、济南大学、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等单位协办。本次会议组委会主席、山东大学教授倪寿清主持开幕式。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有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和青年科研人员300余人参加会议。


【供稿单位:环境学院    作者:倪寿清 孙晓洁 高悦    摄影:倪寿清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孟丽 王莉莉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版权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