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刘屹教授谈“重审玄奘西去与东归的道路”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0日 15:59 点击次数:

[本站讯]4月17日,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刘屹教授做客第404期“新杏坛”,作题为“重审玄奘西去与东归的道路”的学术讲座。

讲座中,刘屹将《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释迦方志》及《续高僧传・玄奘传》等文献细节,与实际历史地理状况进行系统比对,对玄奘西行路线展开深入分析。研究表明,玄奘西行时北越天山、穿行草原,迂回南下印度,此路线是在高昌王麴文泰授意下的特定出行选择,并非当时中印陆路交通的常规路径。常规路线应为取道西域北道至疏勒,或经西域南道至于阗,而后西上葱岭至朅盘陀,横穿葱岭,南下兴都库什山抵达犍陀罗地区。

针对玄奘东归路线,刘屹指出,玄奘自达摩悉铁帝东行,在帕米尔河与瓦罕河交汇处北上进入 “波迷罗川”(大帕米尔),途中所经 “大龙池” 应为佐库里,而非切克马廷库里或雅什库里。并且东归经过 “大龙池” 后,玄奘不会特意绕行东南方向途经 “公主堡”,最可能的路线是 “大龙池—纳兹塔什山日—朅盘陀”,此路线既避免绕路,又无需折返。历史上,100 年后的慧超、700 年后的马可・波罗均循此路线抵达塔什库尔干。

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刘祖国主持,文学院、历史学院、《文史哲》编辑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相关师生参加活动。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徐言斌    摄影:张如心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张穆楠 赵宏恩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版权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