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赵志超发表理论文章《透视释明制度背后的权威逻辑:为积极释明辩护》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8日 08:15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纠纷解决基地研究员、山东大学法学院副研究员赵志超的理论文章《透视释明制度背后的权威逻辑:为积极释明辩护》在《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发表。

文章认为,积极释明在诉讼实务中日渐式微的现象值得认真对待。透视释明制度背后的权威逻辑,《证据规定》第35条的废弃理由难以成立。一方面,法官的积极释明属于实践权威范畴,其本身未曾许诺释明内容无误,也不会因法官偶尔的犯错造成法官释明指令权威正当性的丧失,法官积极释明错误不可接受的批评不能成立;另一方面,法官的积极释明并没有侵犯当事人的自治空间,只是对当事人理性能力的补足,本质上促进了而非替代当事人的自我决定,法官积极释明有违中立性的质疑得以消解。法官积极释明有其必须存在的制度理由,建基于平等原则基础上的处分原则与辩论原则能够富有效率地型塑案件实体,但必须受到公平原则的限制,这种矫正是法律体系融贯性的内在要求,也是积极释明作为 “法理型” 权威的来源。


【供稿单位:法学院    作者:王敬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李杰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版权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