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韩高年教授谈“出土文献与先秦秦汉文学研究新视野”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9日 14:02 点击次数:

[本站讯]6月4日,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高年做客第381期“新杏坛”,作题为“出土文献与先秦秦汉文学研究新视野”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史哲》主编、讲席教授杜泽逊主持,山东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代国玺,文学院副教授刘书刚、徐昌盛出席活动。

讲座伊始,杜泽逊教授简要介绍了韩高年教授的研究方向及主要学术成果。韩高年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曾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史哲》《文献》《出土文献》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韩高年教授首先对出土文献的概念做了界定,出土文献是相对于传世文献而言,经由考古发掘所得的文献或文本资料。之所以特别强调经由考古发掘所得,是保证来源的可靠性。韩高年教授指出,出土文献不仅提供了新材料,更重要的是开启了新的研究理念与研究方法,例如二十世纪初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二重证据法,以及新时期以来李学勤先生所提倡的“走出疑古时代”,重建古典学。

随后,韩高年教授对出土文献的类型做介绍。出土文献主要包括图像文献、甲骨卜辞、金文文献、石刻文献、简帛文献和考古发掘的遗址遗迹等。韩高年教授对每种出土文献的具体类别、研究现状都进行了详尽说明,并辅之以大量的图像资料。韩高年教授特别将图像文献纳入出土文献,指出史前岩画是文字出现之前了解当时社会的珍贵史料;彩陶、铜器和玉器的纹饰描绘的场景与传世的文献记载亦能够互相印证。

讲座最后,韩高年教授结合实例,总结出土文献对于先秦秦汉文学研究的启示。大量的图像文献为上古神话研究拓宽了范围,不仅有助于考察古代神话的思维方式,还能够推动图像与神话的互文性研究。出土文献也促进了对早期中国文学观念与范畴的重构,如对文学、史学、文章等范畴的再思考,对于创作与作者的界定等。利用出土文献还可以辅助还原古代作家的生活背景和文学创作的社会文化语境,通过西北汉简的私人书信可以看出当时西北边塞的物质生活条件的艰苦程度。出土文献亦能对传世文献有所补益,既可以用来纠正传世本的讹误,又能够印传世文献的真伪,还可以激活传世文献的新价值。韩高年教授指出,汉代铜镜铭文中的骚体诗句呈现形式与“赋末系诗”(骚体)、“碑末系诗”(骚体)等现象表明,楚辞如《离骚》等作品有可能以“节”为单位流传。

杜泽逊教授表示,韩高年教授的报告极具方法论的启发意义,不仅结合自身的研究实例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而且有意识地介绍有关研究的书目和文章,足以提高我们对于出土文献的重视程度。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郭嘉    摄影:米姜雯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赵方方 王嫣然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