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科研能力,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学术素养,促进学术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的研究生人才,管理学院于10月16日至20日举办大成风骨之研究生能力提升系列活动暨首届研究生“学术科研周”,以学术报告、专题研讨、前沿讲座、系列课程、师生交流会、论文答辩会等多种形式展开。

17日上午,管理学院首届研究生“学术科研周”开幕式在中心校区举行。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刘国亮围绕管理学研究对学生提出寄语。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武常岐表示,管理学院始终高度重视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国家为导向,致力于“培养最具创造力的研究生”。苏州大学商学院院长冯博以“苏州大学商学院研究生能力提升的探索”为题,介绍了苏州大学商学院“三横一纵”的研究生培养整体框架及“三融合一交叉”的人才培养特色,分享了论文质量提升工程、美育教育、创新活动等高质量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的具体举措和培养成效。管理学院副院长张江华主持仪式。

师生分享,搭建交流平台。在“智慧启航,共话管理”——管理学院青年教师分享会上,青年教师依次发言,围绕学术论文选题及写作、学术生涯合理规划、科研能力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读研感悟、与导师有效沟通等多个主题展开分享,为研究生提供学术及科研、生活等方面的建议。与会教师们一致认为,研究生新生应当尽快适应身份转变,做好规划并确立自身目标,积极主动与导师交流,以“听说读写做,比学仿改善”十字箴言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在交流互动环节,研究生们针对困惑积极提问,青年教师们耐心详尽地给出自己的见解。张江华主持活动。院党委书记孟庆春出席分享会。
前沿讲座,拓宽学术视野。南京大学教授刘海建作“社会责任缺失如何被解读为‘合乎情理’?——基于在华跨国公司伦理行为自我监管视角的实证研究”学术报告,从论文选题、论文写作、学术论文报告三个角度展开分享。他提出,好的研究往往是理论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并且致力于解决一个相对普遍的问题,同学们应当注重选题的趣味性,从现实问题、管理理论或顶级期刊中寻找研究缺口并兼顾到数据的可获性。东北财经大学教授朱晗就如何成长为合格的研究生与同学们进行了个人成长经验的分享。朱晗教授从个人求学与工作经历谈起,分享了他在平台多级分布式系统控制、平台动态定价以及信息不对称下库存、定价及信息披露联合决策方面的研究概述。朱晗教授以“设立目标、发愤图强、持之以恒、宠辱不惊、否极泰来”为寄语,勉励同学们勇攀学术高峰,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霍宝锋作“管理学研究:文学的视角”学术报告,通过分享“勃朗特三姐妹”与“简·奥斯汀”的作品及其研究的两篇论文,带领大家从文学视角对管理学研究展开思考。清华大学教授梁湧分享了其有关于电动汽车换电站运营优化的研究。他表示,求解非常复杂的双头排队模型问题的解法,思路是先聚焦于解的降维思想上,将问题的优化决策离散化,然后依次进行优化,并通过贪婪策略寻找替代问题,利用流体模型去掉波动性和随机性,得到的解即为渐进最优。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东京理科大学商业经济系创系主任施建明在系列课程“机器学习(AI)中的连续优化基础”中讲授了机器学习的连续优化基础,详细介绍了在解决单峰函数的极值点问题可以采用二分法、牛顿法、斐波那契法等方法,以及约束优化问题的一阶必要条件和二阶必要条件,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专题研讨,掌握科研常识。《经济与管理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副编审姜莱从期刊概况、选稿流程、投稿技巧和论文撰写四个方面分享了论文写作和投稿的相关知识。她介绍了期刊投稿网站、期刊栏目设置以及刊文量、来稿量和录用率等内容,分别阐述了在期刊选稿过程中初审、外审和终审的不同关注点,解读了不同时期应当关注的投稿内容和技巧。同时,辅以论文案例,讲解了论文的选题和整体框架并指出了其中的常见问题。国际期刊《Sustainable Futures》主编、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周晓阳从论文的选题、撰写、修改、打磨和投稿各个环节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感悟和注意事项。《中国管理科学》编辑部副主任高敏刚阐述了期刊学科领域设置、论文涉及领域及期刊发展措施,并就同学们对于期刊与论文相关性及如何寻找优秀期刊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中国知网研学平台事业部培训经理刘雨婷指出了知网研学平台的定位,并通过“汇、读、写”三个字来展现知网的研学价值。同时,辅以具体的操作图文,从登录/注册、资源获取、资源管理、创作、在线投稿、作者认证和个人知识管理七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知网研学平台的使用教程。
论文答辩,展示学术风采。17日下午,首届研究生论文大赛的入围优秀论文、优秀成果答辩会举行。经过前期的初赛审核、论文初评,选出8篇入围论文在本次学术科研周进行现场答辩,最终评审出一、二等奖获得者。


20日上午,管理学院首届研究生“学术科研周”颁奖典礼在中心校区举行。现场颁发了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和入围奖,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得者束海艳、刘佳,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得者韩雪进行了现场汇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郭晓龙寄语同学们,一要做“顶天立地”的研究,二是研究选题要来源于生活与实践,三是要提高表达与沟通能力。武常岐在总结讲话中表示,首届研究生“学术科研周”的举办是管理学院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举措,学院将继续开展大成风骨系列活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引领未来的管理精英。
大成风骨之研究生能力提升系列活动暨首届研究生“学术科研周”的举办,为管理学院研究生搭建了一个展示研究实力和学术成果的平台,促进了不同专业与研究方向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参与此次活动,学术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对于未来的学术研究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开展“大成风骨”系列活动,加强与国内外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学术资源和交流机会,助力他们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乘势而上,勇毅前行。
【供稿单位:管理学院 作者:王婉婷 袁可文 郑玉娇 叶静宜 摄影:江鹏 王钰 王婉婷 陈宏宇 范洪恺 梁永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王新智 蒋晓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