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0月14日-15日,由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山东大学中国影视文体研究中心和中国电影评论学会联合主办,《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文化研究》等提供学术支持的“历史与美学:中国影视的文体革命”学术论坛在青岛校区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云等高校和产业机构的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及影视界、学界代表参加研讨会。
山东大学中国影视文体研究中心主任周安华主持开幕式。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党工委副书记郭培良、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胡智锋、教育部高校戏剧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周星、山东大学诗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孙基林分别致辞。
郭培良,著名电影批评家、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为“山东大学中国影视文体研究中心”揭牌。
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历史与美学:中国影视的文体革命”议题,展开了五场主旨演讲和多边对话研讨。话题涉及“影像文体之变催发电影研究新路径”“数字化虚拟技术时代的‘影像文本(体)’:变与不变”“跨媒体故事世界构建与系列电影创制的新趋势”“文体的观念及其电影意义”“‘影戏话’与中国早期电影的文体新变”“辨体与破体:文体学视野下的当代影视”“以传统画作为媒介和方法的中国现实题材电影”等。饶曙光、尹鸿、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海洲、吴冠平教授、浙江大学范志忠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赵卫防研究员、《电影艺术》研究员谭政、周星教授、北京大学教授陈旭光、上海大学教授齐伟、周安华、中国电影云于洁总经理等先后主持或点评。
一些新锐影视学者在会上发表了《早期中国电影的“传奇体”初探》《中国电影批评文体的历史演进》《从理性蒙太奇到雕刻时光:爱森斯坦与塔可夫斯基的思维-影像论》《科幻电影的身体现象学》《基于量化统计的中国电影新生代导演叙述分层探析》等等文体研究成果,涉及话语、空间、形态和创新等影视文体革命多个领域,显示出当代中国文体研究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