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第11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举行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19日 10:15 点击次数:

[本站讯]9月16日至17日,“中国式现代化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与发展”——第11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在山东济南举行。论坛主席、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商学院名誉院长、行知书院院长赵曙明,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宏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副主任刘作仪,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管理学报》社长兼主编杨治出席会议并致辞。

本次论坛由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管理学报》杂志社等单位共同发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予以指导和支持,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南京大学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山东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主办,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省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承办。会议设置了主题报告、四场平行论坛、企业家论坛、企业家与管理学者尖峰对话、28场分论坛与海报张贴交流等环节。

赵曙明表示,人才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本届论坛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加强该领域理论界与企业实践界的沟通合作,进一步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

陈宏伟介绍了山东大学的办学宗旨以及学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战略的实施情况,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搭建起学术交流的平台,推动科研合作,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智力支持和创新贡献。

刘作仪表示,基金委始终聚焦基础、前沿、人才,注重创新团队和学科交叉,以期帮助中国管理学者作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发挥管理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杨治回顾了论坛自开办以来在推动中国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希望参会人员积极践行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为推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作出应有贡献。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武常岐主持开幕式。

在主题报告环节,作仪研究员作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解读”的主题报告,从对青年学者的支持和科研环境的建设两个方面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改革情况。赵曙明教授作题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工作—生活的平衡研究”的主题报告,从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起源入手,阐释了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理论框架与作用机理,分析了其平衡的重要意义。清华大学教授陈国权作题为“探索中国管理学的创新:时空理论的研究进展和内容体系”的主题报告,从建立原创性管理理论的意义入手,具体阐释了“领导和管理的时空理论”“组织学习的时空理论”的研究进展和内容体系,归纳时空理论的应用与影响。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刘智强作题为“AI与组织创新管理:研究主题与未来方向”的主题报告,从“AI正在帮助组织重新定义绩效与创新”入手,结合具体案例指出AI正式进入人力资源管理的商业实践,强调了AI对组织创新的重要性,具体阐释了AI“如何增强创新过程中的决策质量”“如何作用于组织中的创新决定因素”“如何通过自动化更新创新流程”等。浙江大学教授施俊琦作题为“老龄化与职业发展”的主题报告,从退休的三种心理学定义分析入手,结合退休的三种心理模型,并阐述了影响老年员工进行退休决策的因素。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姜铠丰作题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动态研究视角”的主题报告,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二者关系分析入手,强调动态的研究视角对于研究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价值,总结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动态研究的现状,具体分析了“前因变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动态影响”“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动态关联”“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结果变量的动态影响”等论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章凯作题为“管理学新理论构建的困境与超越”的主题报告,围绕“管理学理论发展困境的表现”“管理学新理论构建困境的成因分析”“超越理论发展困境的策略思考”“对本土管理理论创新的启示”四个问题展开分析。他强调,管理学界需要修正管理学的科学观念,重新认识理论的本质,直面和创新管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魏立群作题为“新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探索”主题报告,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产生影响及相关情境因素入手,进一步阐释了新创企业构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要素与途径。中山大学教授汪林作题为“OBHR领域的人工智能研究”的主题报告,基于OBHR概念演化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概念,具体阐释了OBHR概念人工智能化发展,认为应深入挖掘人工智能的核心特质及其对OBHR理论的影响,结合跨学科的人工智能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的“双刃剑”效应及其作用与调控机制,推进OBHR领域的人工智能研究。主题报告环节分别由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龙立荣、南京大学教授刘洪同济大学教授罗瑾琏主持。

大会开设四场平行论坛,十余位专家学者与期刊编辑分别围绕“国家级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交流”“如何面向实践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研究方法分享”“期刊编辑与作者面对面交流”等四个主题,进行报告分享与专题研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苏中兴作“宏观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方向探讨”报告,澳门科技大学教授赵新元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教训与反思”报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魏昕作“现象驱动的管理学研究”报告,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陈扬作“事件系统理论——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报告;山东大学教授林伟鹏作“研究的打磨过程”报告,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王海江作“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纵向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报告,复旦大学副教授陈鸿志作“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报告;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副主编张龙、《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编辑部主任刘呈庆、《东岳论丛》编辑部副主任王成利、《管理学报》编辑部主任郭恺、《人力资源管理评论》兼职责任编辑席猛分别就期刊基本情况、投稿注意事项等展开交流。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刘军、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顾琴轩、南京大学教授程德俊、吉林大学教授于桂兰主持平行论坛。

分论坛分为28场进行,被遴选出的142篇论文的作者围绕人工智能、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平台与算法管理、组织行为、人才管理、绿色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由点评人对报告论文作出点评。在会议论文海报张贴交流区,大会遴选出111篇论文进行海报张贴,围绕领导力、管理心理、数字时代的管理、组织管理与人才发展、组织行为五个主题,海报作者与其他参会者就论文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17日上午,论坛开设企业家论坛、企业家与管理学者尖峰对话环节,邀请知名企业家与管理学者围绕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界实践问题和科学前沿展开交流。

在企业家论坛上,山东人才发展集团董事长王卫中以“人才链条式服务模式探索”为题,从山东人才发展集团的探索与实践入手,阐释了集团全链条引进服务模式,强调要注重打造高端高效的商业模式,注重搭建平台营造生态。海信集团海信学院院长马宝龙以“确保公司战略落地执行的人力资源体系——海信实践”为题,阐释了海信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和变革,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海信HR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是支撑战略落地、提升组织效能、激发人才活力,这需要从“选、用、育、留”几个具体模块联动合作、逐个突破。武汉大学教授李燕萍主持该环节。

企业家与管理学者尖峰对话中,马宝龙、深圳爱华国际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张庆阔龙立荣教授、刘洪教授、中南大学教授颜爱民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这一主题就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问题展开讨论。山东大学教授刘冰主持该环节。

闭幕式上,赵曙明教授向第4届“曙明论文奖”获奖作者颁发获奖证书,并作闭幕致辞。南京大学教授张正堂总结曙明论文奖评审工作。

赵曙明教授、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王益民、四川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姚黎明进行论坛会旗交接。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唐贵瑶主持闭幕式。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自2012年由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管理学报》等单位共同发起后,已先后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安徽大学、华侨大学等10余所高校举行,现已成为国内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研究领域最具学术影响力的高端学术论坛。


【供稿单位:管理学院    作者:胡文安 陈琳 林潇男 康宁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陈诗榕 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