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9月7日晚,松山大学人文学部教授孟子敏做客第345期“新杏坛”,于知新楼作题为“日本‘聊斋俚曲’的新发现”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邹宗良主持。文学院院长杜泽逊出席讲座。文学院三十多位同学前来聆听讲座。
讲座伊始,邹宗良教授致欢迎辞。孟子敏教授分享了他在日本发现全本《丑俊巴曲》的经历。他在对“聊斋俚曲”语气助词的语料核实过程中,发现庆应义塾图书馆所藏《丑俊巴曲》与学界现存版本的语言、内容完全不同。庆应义塾图书馆藏《丑俊巴曲》为抄本,共二十四回,是一部完整的戏曲形式的剧本。孟子敏教授进而对该《丑俊巴曲》进行了细致的考论、释文与注释,解决了部分读路大荒本《丑俊巴》时遇到的困惑。随后,孟子敏教授介绍了全本《丑俊巴曲》搜集者平井雅尾的生平经历以及庆应义塾图书馆“聊斋文库”的由来。
讲座最后,孟子敏教授概述了《丑俊巴曲》的主要内容,重点从创作者和创作时间两个角度对新材料进行考察。根据《丑俊巴曲》中方言词语的使用习惯、曲牌的运用情况以及女主人公绛雪、素秋与《聊斋志异》中《香玉》《素秋》人物同名现象,孟子敏教授推测该曲为蒲松龄创作。根据该俚曲中[耍孩儿]曲牌一曲到底的情况和蒲松龄所写荒年的内容,孟子敏教授将其创作时间推断为康熙四十四年春夏。
邹宗良教授作总结发言。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树铮分享了感受,鼓励在场学生拓宽视野,多注意史料的挖掘。现场师生就《丑俊巴曲》的命名缘由、方言使用和抄本中疑难文字辨识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