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6月30日晚,由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联合主办,亚太所亚太国家社会与人文研究中心承办的“社科与人文”系列讲座第十九讲举行,讲座题目为“须有个深爱做根:东亚视野中的王阳明孝论”,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曾振宇主讲。亚太所亚太国家社会与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帅主持讲座。

亚太研究所所长杨鲁慧在致辞中介绍了亚太研究所和“社科与人文”系列学术讲座的基本概况。南开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卢兴、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陈晨捷担任评议人。
讲座中,曾振宇教授围绕着“须有个深爱做根:东亚视野中的王阳明孝论”这一主题作分析。首先,曾振宇教授解释了“见父自然知孝”的含义,指出以孝诠释良知的普遍必然性;其次,曾振宇教授分析了“知行合一”与“孝”的关系。在第三部分,曾振宇教授表示“耻”是唤醒良知的情感装置,“耻”属于本源情感,植根于人性内部,耻感的发生是人基于对道德人格的维护而在心理中产生的价值冲突。在总结阶段,曾振宇教授表示,王阳明哲学具有一定的早期启蒙色彩,并在东亚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评议交流环节,卢兴教授肯定了讲座主题的深度和前沿性,认为“有个深爱做根”中的“爱”是一种道德情感,随后又针对“阳明学说”中的“孝论”和“情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陈晨捷副教授指出“孝”在中华文化乃至整个东亚文化中是一种非常基础性的概念,是东亚传统文化区分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节点,并从本体论的角度如何做到“致良知”提出了疑问。曾振宇教授一一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