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6月2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山东大学世界政党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仿吾大讲堂之“国际声”系列第四期学术讲座。本次活动邀请英国肯特大学政治学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客座教授麦克莱伦作题为“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及当代价值”的学术讲座,山东大学世界政党研究中心主任王韶兴围绕“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开展与谈。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山东大学世界政党研究中心副主任郑敬斌主持讲座。

麦克莱伦教授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入手,详细阐释了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对平等、权利等思想的影响,探讨了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对应对气候危机问题的当代意义。麦克莱伦教授对“什么样的社会和政治框架才能够应对环境危机的挑战”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王韶兴教授在与谈发言中表示,“需要”问题一直是人们高度关注的基本命题,是学术论域的永恒主题。他从历史和整体的角度分别论述了马克思关于需要理论的内容体系和现实价值,表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内涵和实践追求。正是基于这样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中国式现代化这条走得通、行得稳的不断满足人民需要的正确道路,形成了马克思需要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马克思需要理论的根本性质,反映了马克思需要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特征。王韶兴教授还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中国实践和中国发展所蕴含的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和生态观进行了阐述。
郑敬斌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学院师生的学术研究视野,还加深了师生对马克思需要理论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和认知。
仿吾大讲堂之“国际声”系列学术讲座是山东大学政党基地建设二十周年的系列纪念活动之一,旨在打造推动世界政党理论研究交流互鉴、促进各国政党实践经验对谈共鸣的学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