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6月10日,由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牛林杰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二十世纪东亚抗日叙事文献整理与研究”结项成果鉴定会在中心校区举行。结项成果鉴定专家组由吉林大学教授张福贵、清华大学教授王中忱、北京大学教授王丹、南京大学教授尹海燕、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韩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金明淑、延边大学教授朴银姬组成,张福贵教授担任召集人。鉴定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会议由山东省社科工作办主任许明波主持。
会上,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牛林杰教授从项目的执行情况、研究成果、资料收集与编辑、独到贡献、社会影响等方面陈述了课题研究情况。结项成果“二十世纪东亚抗日叙事文献整理与研究丛书”由资料卷(27卷)和研究卷(4卷)两部分组成,共31卷,总字数约1200余万字。资料卷对中国抗日叙事中的东亚叙事文本进行了系统整理,重点发掘了朝鲜、韩国、日本、前苏联、蒙古等国的抗日叙事文献资料,按照短篇小说、中长篇小说、传记、史传、诗歌、戏剧、书信、日记、散文、纪实、评论等体裁进行了分卷编辑。这些文学史料不仅是研究二十世纪东亚国别文学的重要资料,更是研究抗日语境下东亚文学的跨国体验、跨界叙事、文学交流、身份认同等东亚文学共同体的重要资料支撑。研究卷通过对抗日语境下东亚文学的跨界叙事、交流互动、叙事比较、抗日记忆等方面的研究,阐述了东亚抗日叙事的文化内涵、历史价值、艺术价值。
鉴定专家组在张福贵教授的主持下,对结项成果进行了评价和提问。专家们对该项目的结项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一致认为“二十世纪东亚抗日叙事文献整理与研究丛书”收录文献范围广、数量多、体裁全、内容丰富,为今后该领域的可持续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资料支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专家们还从补充各卷编辑说明、标注部分文献的原文出处以及推进原文数据库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项目组成员就专家的提问进行了答辩,表示会后将根据专家意见,对结项成果进行补充和完善。
山东省社科工作办,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外国语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