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盛宁谈“从‘文学地理学’的崛起看文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08日 08:13 点击次数:

[本站讯]6月3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盛宁于知新楼作题为“从‘文学地理学’的崛起看文学研究的‘空间’转向”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凌晨光主持。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曾繁仁出席讲座。

讲座伊始,曾繁仁教授向盛宁教授颁发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名誉委员证书,并介绍了盛宁教授从2010年至2017年在中心的工作情况。

5905E

盛宁教授从自己在社科院参与期刊编审、指导论文写作的经历谈起,引出当下文学研究的空间转向问题,表示今天的空间研究源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思想家通过对空间的探讨深入探索了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以后的城市文化。在这一研究中,要重点关注的是现代社会到来后的城市面貌及市民的文化习性的新变。亨利·列斐伏尔是这一领域的先行者,他的作品《空间的生产》即从空间意义上探讨了现代的新型景观。

盛宁教授提出,“空间”是一个容易被简单化理解的术语,要把人所处的空间里的新要素加以提炼和考察。以英国作家为例,对其人作品的研究要综合关注进入工业化社会后的一系列新变。自19世纪狄更斯开始,英国社会空间的巨大变化开始出现在作品中,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阶级分化、城乡分化、道德变化等都被作家们加以呈现,这些都应当进入研究的视野中。盛宁教授认为,从空间角度审视这一时期的英美文学时,能从这一批文学作品中发掘出巨大的当代价值。如今,我们可以采取一种全新的视角,从“进入新的社会空间后所会出现的新问题”的角度对写实主义文本进行再阐释,从而对中国的当代发展有所关照。盛宁教授还阐释了何为“文学地理学”。在地理学研究中,发生了从单一的自然环境向经济问题、人文面貌的拓展,在地理学与人类学、社会学的交融中形成了“文化地理学”。而“文学地理学”则要将这种空间研究的思维迁移进文学研究中,以特定的社会空间为切入点去提取文学作品中的观念变迁、人文关怀。盛宁教授认为,如果能从这个方向去开展研究,能使外国文学研究更好地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参照、为建设未来提供思考的力量。

在互动环节,现场同学围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空间概念和地域文化概念的异同等问题进行了提问,盛宁教授一一进行解答。凌晨光教授作总结发言。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王彦丁    摄像: 摄影:栾霄晗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陈婉燕 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