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回到文学的历史现场”: 《文史哲》杂志举办第三期青年学者工作坊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07日 17:07 点击次数:

[本站讯]6月3日,《文史哲》杂志以“回到文学的历史现场”为主题,在山东政协大厦举办第三期《文史哲》青年学者工作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二十余位专家参会,会议以分组报告、综合评议的方式进行。

在开幕式上,《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在致辞中对会议初衷进行了解读,认为期刊在引领学术潮流以及创造学术史、社会政治的历史中起着积极作用,希望与会学者能够通过本次工作坊进行充分研讨和交流。

在工作坊中,参会学者就回到文学历史现场的诸多问题展开探讨。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李小荣讨论了“转生梅”的表现方式和语境,强调宋代咏梅诗词生成过程中禅宗的推动作用。南京大学教授金程宇以元代欧阳玄《赠日本僧此山首座》书法真迹为引,指出文学实物对研究历史现场的重要意义。上海师范大学研究员陆路、广西民族大学副教授钟乃元分别就以建康为中心的南朝四萧唱和诗、唐诗中“瘴”书写及边疆治理意义展开分析。南开大学副教授薛英杰、山东大学副教授任增强分别围绕晚明清初通俗小说中才子捐监应试情节和《聊斋•莲香》中所出现的“痨瘵”展开发言,展示历史与文学间的张力。北京大学长聘副教授陆胤在分类归纳曾国藩读书行为的基础上,将文章声调之学还原到其阅读场景和读书动机之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春凌指出章太炎“以进化为枢轴”到“以俱分进化为进境”的思想是跨境展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编审赵培认为傅道彬新著《“六经”文学论》回到历史现场,在礼乐文化体系中“重现”经典。

如何重新审视与还原“熟悉”的文学现象成为学者讨论的又一重要议题。南京大学教授卞东波提出应当从东亚汉文化圈的视角出发,给中国文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非虚构写作是游走于文学与历史的一种书写形式,北京大学教授叶晔指出基于集部文献的文学家传记对学术研究和非虚构写作的重要价值。山东大学副教授潘超通过考察洪迈对《夷坚志》的改作、重刊,展现了作者在新的出版环境下作出的非虚构努力。山东大学研究员代亮梳理了桐城派“方、刘、姚”文统的构建与演替过程,指出其创生及递变的成因。南京大学教授童岭基于王仲荤《魏晋南北朝史》等中古研究著作,对王仲荤先生“淹通文史”的学者身份与其对章太炎校雠学传统的继承展开讨论。山东大学副教授伏煦考察了刘咸炘“文章之盛,穷于天监”之说,对其中蕴含的“文质彬彬”与“骈散合一”的文学典范及其对“文”与“文学”的区分进行分析。《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版编辑刘博超从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两个维度出发,对《胡笳十八拍》《兰亭集序》以及如何评价李煜与李清照等议题与相关语境进行讨论。

此外,参会学者还对经由文学再现的历史记忆予以剖析。山东大学副研究员宋雪借助文献材料返回历史现场,梳理“戊戌六君子之死”这一重大事件中蕴含的矛盾冲突、政见诉求,展现文本背后的历史记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编审马勤勤通过对读,揭示了德龄复杂的文化视角与身份认同。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袁一丹指出后五四时代兴起的“情感个人主义”实则取法维多利亚时代的生活规范。复旦大学副研究员康凌、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马娇娇、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张治分别就各自研究发表了学术看法。

闭幕式由《文史哲》杂志教授刘培主持,并作总结。


【供稿单位:儒学院    作者:黄莺    摄影:史佳威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丁明 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