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生命科学学院举办第二期“第周讲坛”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05日 09:28 点击次数:

[本站讯]6月2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在青岛校区图书馆举办第二期“第周讲坛”。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康乐担任主讲嘉宾,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党工委书记邢占军会见康乐。

会见中,邢占军介绍了青岛校区的办学历史与发展近况,表示“第周讲坛”是生命科学学院新打造的学术交流平台,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学校、学院与顶尖科学家的交流与合作,深入推动生命科学学科的持续发展。

学院党委书记王纪磊在致辞中介绍了山东大学生命学科的悠久历史与辉煌成就,希望通过“第周讲坛”这一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继承发扬以童第周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学术传统,在学院内营造良好学术生态与学术氛围,激励更多的青年学子投身科学研究事业。论坛由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刘峰主持。

论坛报告阶段,康乐院士回忆了童第周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科研故事。康乐院士以“表型可塑性的调节机制”为题进行了学术报告,从生命的本质出发引出“表型可塑性”的概念,通过讲述表型可塑性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指出表型可塑性在维持生命活动的功能与内在机制中发挥着重要意义。康乐院士指出昆虫的多型性是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蝗虫的两型转变是典型的表型可塑性,同时也是蝗虫成灾的最重要的生物学基础。康乐院士围绕蝗虫多巴胺通路对群聚行为的调控作用、气味化合物在群体形成中的作用、蝗虫的飞行调节几个科学问题的研究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在介绍多巴胺通路对群聚行为的调控作用时,康乐院士讲解了团队利用基因表达序列标签EST技术突破研究难点,揭示多巴胺通路在蝗虫群聚中的作用及多巴胺硫酸化修饰加强其行为调控作用的详细过程,解释了miR-133通过控制多巴胺的合成抑制飞蝗的群聚行为的内在机理。在讲述了气味化合物在蝗虫群聚中的作用时,康乐院士指出群聚飞蝗特异性释放PAN和4VA,在受到天敌攻击时PAN会转化为剧毒的氢氰酸抵御天敌捕食,除此之外,PAN还可以阻止蝗虫的同类相食。团队从多个层面证明4VA是飞蝗群聚信息素,进一步揭示了蝗虫群聚成灾的奥秘,对蝗灾的控制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在介绍蝗虫飞行调节时,康乐院士指出蝗虫的飞行是其成灾的重要原因,研究飞蝗运动可塑性具有重要意义,团队利用实验阐明了低氧诱导因子(Hif)不同异构体在飞蝗运动可塑性生理调控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解释了蝗虫通过飞行生理的变化来适应种群密度改变的具体过程。康乐院士总结了表型可塑性在蝗虫自赋能、自组织、自协调、自适应、自进化中的重要作用。报告结束后,康乐院士耐心解答了在场师生的提问,同时对大家的深入思考和对于科学研究的热情给予了肯定与鼓励。论坛最后,康乐院士向学院赠予《栉风沐雨一百年——中国生命科学历史回眸》书籍,勉励学院师生求实创新、勇攀科学高峰。

论坛开始前,康乐院士同生命科学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参观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博物馆及图书馆。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林建群,生命科学学院二百余位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供稿单位:生命学院    作者:钱雨 孙圣杰    摄影:张建伟 胡月 马晓雪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王涵 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