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5月20日,由山东省干细胞学会主办,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承办的山东省干细胞学会神经干细胞研究与应用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在济南召开,会议由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教授王萍主持。会议邀请国内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6场,共话干细胞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热点问题及前沿进展。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刘宏作题为“纳米结构介导的信号对细胞命运的调控与神经组织修复”的学术报告,指出学科交叉和医工结合是解决医学问题、产生颠覆性技术的根本,物理与材料信号对细胞命运的调控作用更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他结合其团队取得的研究成果,全面讲解了纳米颗粒、水凝胶、石墨烯等介导的物理信号在干细胞命运及神经组织修复中的重要调控作用。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Current Urology执行主编唐东起教授作题为“免疫细胞药物在神经系统肿瘤及其他恶性实体肿瘤中的研究与临床”的学术报告,结合相关的临床试验案例,分享了免疫细胞药物的作用机理以及CAR-T、CAR-NK的制作过程。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郝爱军作题为“干细胞与脊髓损伤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的学术报告,系统介绍了干细胞治疗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分享了脐血单个核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加深了临床医师对干细胞在脊髓损伤修复应用中的认识。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磊升作题为“阿尔兹海默病NK细胞表型和组学异常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以免疫稳态变化导致阿尔兹海默病发生为主题,展示了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克隆扩增性T细胞的单细胞组学特征,并阐述了NK细胞清除异常细胞的途径和作用机制。

王萍教授作题为“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卒中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指出干细胞治疗已成为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新方法。她结合其团队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研究,全面阐述了神经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潜在机制。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副教授杨慧作题为“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对MSCs治疗帕金森病的潜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介绍,总结分享了MSCs的治疗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成立于1997年,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重点学科、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目前获批建设国家高级认知中心、中国抗癫痫协会国家二级癫痫中心和国家高级卒中中心3 个国家级亚专科疾病诊疗中心。科室下设门诊、神经急诊、神经内一科、神经内二科、神经重症监护室、神经特检等机构,开放床位153张,涵盖9个亚专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