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5月16日上午,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域外汉籍研究所所长张伯伟做客文学院第335期“新杏坛”,于知新楼作题为“中国文学批评传统的再认识”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杜泽逊主持。
讲座伊始,杜泽逊教授介绍了张伯伟教授的治学领域与研究成果。张伯伟教授认为,中国文学研究处于百年来中外文化交汇中的现代学术与全球化的“十字路口”,必须回顾在百年前现代学术成立之初,人们面对中国传统和西方新潮如何抉择,并反省它带来的后果,才有可能对文学研究在未来的走向提出新的建议。张伯伟教授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者应当树立建构理论的自觉性。他以《文心雕龙·知音》为例,讲解了中国文学批评传统的价值。刘勰在《知音》篇中分析了文学批评的内在机制和外部干涉,建立起具有普遍意义的批评原理,将克服“知音其难”的方法系统地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批评者的修养(强调博观),二是批评的法则(提出六观)。山东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刘晓艺作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