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石锋教授谈重新认识赵元任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24日 18:32 点击次数:

[本站讯]4月20日,南开大学语言所名誉所长、国际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石锋教授做客文学院第323期“新杏坛”,于知新楼作学术讲座,题为“重新认识赵元任”。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娟主持。

讲座伊始,刘娟副教授介绍了石锋教授在实验语音学研究中的学术成就、对中国实验语音学学界和学科建设的贡献以及与山东大学中文系的渊源。

石锋教授介绍了为什么要重新认识赵元任先生。随后,石锋教授指出赵元任先生超前掌握了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连续统。赵元任先生早在1918年就在哈佛大学哲学系完成了博士论文Continuity: Study in Methodology,文中系统地论述了连续性和连续统的问题。石锋教授指出,自然界的客观事物是连续的,而人类对自然界的初始认知是离散的范畴,只有经过深入观察和研究后,才能发现事物之间的连续性。赵元任先生早在一百年前就从方法论的角度详尽讨论了连续性和离散性的问题。石锋教授还谈到了赵元任先生的音位多能性的思想和开放的汉语字词观念,他指出多能性的观点既体现了连续性的观点,又反映了赵元任先生开放包容的研究学风。讲座最后,石锋教授还介绍了赵元任先生在教育和教学上的贡献:赵元任先生是汉语教学之父,开创了“sayable Chinese”的汉语教学方法,引领了汉语教学模式的革新。同时赵元任先生还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前辈,为语言学界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大家学者。

刘娟副教授表示,只有认真了解、读懂大师的思考,才能在研究中真正做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向前。

现场师生就赵元任先生针对汉语拼音化的观点、其论文中提出的“连续性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五度标调法等问题提问,石锋教授均给予了细致、耐心解答。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孔超    摄影:崔羽婷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程仲钰 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