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中国社科院张江教授解读“强制阐释论”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14日 19:28 点击次数:

  [本站讯]7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教授为威海校区师生作了题为“强制阐释论”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威海校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刘明主持。威海校区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张红军参加了报告会。
  张江教授的报告由对一个具体文学文本《聊斋志异•鸲鹆》的分析案例展开,通过介绍美国著名文论家詹姆逊运用格雷马斯的“矩阵理论”对《聊斋志异•鸲鹆》所做的文本分析,指出詹姆逊得出的结论不是一个文学的结论,而是一个伦理学、哲学甚至政治学的结论,并由此对当代西方文论的有效性问题提出质疑。他认为当代西方文论各种学派与理论的交替出现,尽管为文论的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然而也普遍存在“强制阐释”的根本缺陷,这种“强制阐释”就是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征,以前置立场和模式对文本和文学作符合论者主观意图和结论的阐释。在此种阐释模式下,阐释者不是从文学文本出发来揭示文本的本来含义或意义,而是从既有的理论出发,用文本来证明阐释者的已有结论和既成理论的正确性。
  在解释学的理论链条上,从桑塔格的“反对阐释”理论,到赫施的“解释的有效性”理论,再到艾柯的“过度阐释”理论,然后到“强制阐释”理论的新发展,虽然“强制阐释”和“过度阐释”有某些相似的地方,但在某种意义上,“强制阐释”理论是对“过度阐释”理论的补充与超越。张江教授谈到,造成“强制阐释”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文学理论的场外征用,导致文学以外领域的理论强行进入文学的场域。张江教授的报告为反思当代西方文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激发了与会师生浓厚的学术兴趣。张江教授还就“强制阐释”理论与中国当代文论的理论建构等相关问题,与现场师生展开了交流和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丁国旗研究员及相关院系部分青年教师、学生参加了报告会。
  张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教授,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从2012年开始,张江教授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当代西方文论存在的问题和局限进行辨析,并提出当代西方文论的根本缺陷是“强制阐释”的观点。文章发表以后,在学界产生了很大反响。围绕“强制阐释论”,张江教授在国内高校作了多场专题演讲和学术报告,引发高校师生的强烈共鸣。国内外许多期刊,还以笔谈、对话等形式发表了张江教授与一些著名学者的对话,引起了俄罗斯、德国、美国等学界的重视。

\ \


【供稿单位:威海校区    作者:文/文渊 图/戚伟良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倩楠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