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谈 | 山东大学终身教授曾繁仁:牢记历史使命,促进中国美学走向世界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12日 09:06 点击次数:

编者按10月16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次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报告全面阐述了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深刻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报告、一份全面擘画未来、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前景的报告。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谈”专栏,展示师生医务员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真知灼见、体会感受和践行思路,激励大家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始终胸怀“国之大者”,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聚势谋远、精耕细作,为学校实现“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和“双一流”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惧拼搏、团结奋斗。

山东大学终身教授曾繁仁:牢记历史使命,促进中国美学走向世界

我将从文艺美学发展的角度谈一下我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体会。

一、十年伟大变革的巨大鼓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我本人与我们山大文艺美学研究中心长期以来是以生态美学与审美教育为主要科研方向的,在十年伟大变革中得到国家层面的巨大鼓励与大力支持。

首先是理论的支撑与方向的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优先”的原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这个基本原则,特别是“保护优先”的原则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都是根据我们中国的整体发展的实际所提出的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理论。学界对于生态美学领域的研究是在党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为生态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其次,强调了促进美育发展的必要性。20世纪80年代我们提倡美育,倡导当时教育部领导所说的“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思想,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培根铸魂”与“弘扬优秀中华美育精神”,更对美育的精髓进行了凝练,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将美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其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位置,为我国发展美育指引了方向。

第三,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这句话讲得非常振奋人心,在此之前,由于“美学”与“生态”都是外译的词汇,所以我们没有勇气讲我们中国自己的美学,更没有勇气讲我们的生态。因为我们中国人文学科长期以来是“以西释中”,一直是在根据西方的规则、讲西方的问题。黑格尔这么了不起的人,都认为中国的美学是处于前美学阶段,无数的人都讲过类似的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文化自信”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科学领域“以西释中”的局面,在此鼓舞下,我们大胆地开展了“中国美育通史”与“生生美学”的研究与出版,并获得教育部大奖。而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则使我们人文学者树立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志气、骨气、底气”。

第四,国家以实干兴邦的精神在各方面给予我们实际支持,使我们得到空前发展与保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动人文社科领域的发展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十年来,我本人与我们的团队在科研方面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仅国家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就有7项,其中生态美学3项,在全国是极为少见的。基地进入人才工程的有10人,多数同志都进入人才工程,生活与科研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大家受到极大鼓励,调动了科研的积极性。我们近年来召开各类学术会议40余次、国际会议10次左右、获奖20多项。特别是2012年以来,我们每隔一年召开一次国际生态美学会,同时一年一次的中韩生态美学会,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方面做出了我们的努力,其中我们的成果被国际“斯坦福哲学词典”收录,多次被国际学者在书籍与文章中引用,得到国际同行一定程度的认可。我们要紧跟党中央的步伐,紧跟时代的步伐,继续将学科做强做大。

二、牢记使命、勇毅前行,促使中国美学走向世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很丰富,对于学术话语权建设问题它有一句话,这句话是“形成同我国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这句话使我受到了很大鼓舞,也让我有些忐忑,因为目前我们的国际话语权和我们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并不相符。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二,我们的经济、科技都走向世界一流,做得很好,但是我们人文学科这一块与国际一流还是有差距的。进一步获得更多国际话语权,对我们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讲是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不可推脱的历史使命。

这样一个使命,我想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志气、骨气、底气”进行我们的学术拼搏。这句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艺工作者的报告里面讲过,在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中讲过,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一次提出。我认为,我们最主要的学术精神就是志气、骨气和底气,就是这三个“气”让我们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但是要真正做到志气、骨气、底气非常不容易,这就是我们应有的也是最重要的学术精神。

我们打算在生态美学、中国传统美学与美育等方面继续努力,通过承担国家重大项目,贯彻教育部的人文学科推进工程,强化有组织的科研,继续召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国际会议,拿出有质量的成果,促使中国美学走向世界,改变国际学术词典中有日本美学、没有中国美学的不正常局面。

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今年82岁了,我给我们的学生说,我们要代代传承,担起这个历史责任。我们的基地在评估当中有个新目标,这个目标很高,就是要努力建成“国际学术高地”。成为国际学术的高地,我们在话语权上会有一点变化。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之后,我们更加坚信,这是我们日后学术研究方面应当努力的方向。

(稿件根据曾繁仁教授在党办校办第一、第二党支部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题学习交流会议上的讲话整理。)


【供稿单位:宣传部    作者:曾繁仁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张丹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