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光荣的使命”大家谈(四)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24日 15:32 点击次数:

编者按:教育是强国之基,教师是教育之本。三尺讲台,方寸之间,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中,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匠心守望初心,传递知识,呵护成长,筑梦圆梦,尽己所能。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宣传部、融媒体中心、教工部推出专题报道“‘光荣的使命’大家谈”,邀请学校优秀教师代表分享他们心中的“光荣使命”,激励全校教师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山大力量。

优秀教师、化学与化工学院刘磊教授

学生的个人成长、职业规划和理想追求,在很多情况下是对其导师的理想和奋斗经历的传承和接续。因此,作为教学科研的一线教师,导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成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看来,导师应始终坚守师德师风的底线,同时还应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言传身教,要做好教师个人的成长规划并与学生积极分享。

以我个人为例,我在本科和硕士阶段就读于兰州大学。在学习过程中,深受我的导师王锐院士扎根西部、教书育人这一行为的感召。当时便萌生了一个并不成熟的梦想,作为山东人的我,希望能够像我的老师一样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教书育人并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因此,当我在美国完成博士和博士后训练后,2012年夏天,我来到了山东大学,成为了一名山大人。而我的圆梦之路也就是从这里开始了。

我尤其记得,在2012年入职山大接受新教师培训时,当时一位校领导对我说,“刘磊,欢迎你到山东大学‘创业’”。这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当时的我一直认为教师和创业之间不存在太大的关联,创业只是针对企业或社会层面而言的;但是这位校领导使用了“创业”这个词,让我深刻意识到,在山东大学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也是自己的一份事业。

与国内其他兄弟院校以及学校化学学科其他专业相比,我们有机化学专业的研究基础相对薄弱,作为一名年轻的PI,不仅要思考原创性的研究课题,还要面临实验空间、招生名额、科研经费,以及对外学术交流等诸多问题。在过去十年间,在学校和学院各级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关怀下,通过整合校内外各方资源,通过多方努力和团队建设,我们围绕“手性氧化”这一有机化学领域国际公认的难题,开展了原创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取得的系列创新性科研成果,占据国际引领地位,得到了国内外同行广泛的关注和认可。我和团队的博士后、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全程参与上述“创业”过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能够明显感受到包括我在内每位成员在精神层面的成长和行动力的提升。在学术交流方面,我们于2016年打造了首届“齐鲁有机论坛”,将“齐鲁”与有机化学深度融合起来。齐鲁有机论坛每年举办一次,已经坚持举办了五届。在此期间,国内外有机化学领域的同行100余人先后受邀来到山东大学讲学。通过举办系列学术论坛,不仅为我省有机化学专业的科研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还帮助国内外同行更好地认识、了解山东大学的有机化学学科。在学校和学院的共同努力下山东大学有机化学学科迄今已经先后引进近十位齐鲁青年学者,通过我们这些青年教师的共同努力,山东大学有机化学学科已经逐渐成长为一支不可忽视的中坚队伍,对山东大学和山东省有机化学的发展贡献了力量。这也算是在圆梦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在接下来的第二个十年,我们希望继续做到戒骄戒躁、不忘初心。正如郭新立书记和李术才校长在新学期工作会议上所说,无论在人生的哪一阶段都要努力提升自己学习研究的本领能力。我们也希望能够继续带领团队,进一步围绕“手性氧化”这一难题开展创新性与实用性的科研工作,对山东省和山东大学有机化学学科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先进教育工作者、经济学院辅导员吕宁

从2011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已经在辅导员岗位工作了11年。能够获得“山东大学先进教育工作者”这份殊荣,我倍感荣幸。心中除了喜悦,更多的是感受到责任在肩,使命光荣。感谢学校、学院与各位领导对我多年的栽培,这不仅是对我过去工作的认可和赞誉,更是对我未来工作的激励与期待。

我有6年工科辅导员经历,5年文科辅导员经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先后培养了3000余名学生。为了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使命,我认为提升专业素养是第一位的。我攻读了思政专业博士学位,于是白天上班、晚上学习成为常态。通过不断努力,我在权威C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发表论文并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荣获2021年度山东省高校辅导员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为成长为一名研究型、专业型辅导员迈出了坚实步伐。

为了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使命,提升职业素养同样重要。于是参加工作的第3年,也就是2014年,我参加了山东省首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并获得冠军,代表华北赛区参加第四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获得三等奖。8年后,也就是今年5月,我又一次代表山东省参加了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骨干训练营,被评为“优秀风采”高校辅导员。2021年入选“山东省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报告团”,并在报告团成立大会上进行了首场报告。一次次的赛事打磨和实战演练,让我的职业素养得到了很好的检验,为成长为一名职业化辅导员迈出了坚实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说:“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我在工作中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将思政之盐融入到各种品牌活动的精心设计中。我以知新学术、聚贤校友、院刊《基石》“两品一刊”为阵地,用学术积淀思政教育的厚度,让校友拓宽思政教育的广度,不断培养学生博学经邦、敦行济世的品格。

成绩只代表过去,未来仍需拼搏。我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矢志立德树人,用真心去感召学生、用真爱去温暖学生、用真情去凝聚学生、用行动去引导学生,在他们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为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我也将不负党的嘱托,不负学校期望,用我对学生工作的热爱与坚守,在实现山东大学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中续写一名高校辅导员的无上荣光。



【供稿单位:宣传部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谢婷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