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教育是强国之基,教师是教育之本。三尺讲台,方寸之间,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中,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匠心守望初心,传递知识,呵护成长,筑梦圆梦,尽己所能。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宣传部、融媒体中心、教工部推出专题报道“‘光荣的使命’大家谈”,邀请学校优秀教师代表分享他们心中的“光荣使命”,激励全校教师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山大力量。
科研突出成果奖(人文社科类)代表、新闻传播学院刘明洋教授
总结近年来学院取得各项成绩的原因,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战略”,一个是“主流”。战略,就是学校党委提出的服务山东、服务国家的战略。我们一直在找寻,我们这样一个学科对接哪些国家战略是容易服务的、也是容易服务好的。主流,就是郭书记多次讲过的“不入主流,难成一流”。我们一直思考,新闻传播学科的主流到底体现在哪些领域、体现在哪些话语体系里、体现在哪些平台上、体现在国家哪些主流机构里。我们这两年一直围绕这两个词汇,梳理和研究跟我们学科密切关联的国家战略,寻找和分析主流的平台、机构以及话题。围绕“战略”和“主流”积极谋划,终于取得了初步成果。前两天刚刚公布的今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招标选题中,我们又有一位老师提交的选题入围了,也是源于国家战略和主流话语的选题。
我们尝到了“战略”和“主流”这两个词的甜头,也坚定了学院继续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的决心。一是真的在服务国家战略上继续有新作为,二是在进入主流方面继续拓展新路径。我们学院成立的时候在内部提了一个口号叫“小学院大作为”,过去一直在寻找“大作为”的路径,现在,路子清晰了,就是围绕“战略”和“主流”这两个概念继续深耕下去。学校党委提出“精耕细作开新局”。我们相信,清晰思路加上精耕细作,一定能够在未来为学校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生心目中的好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郑敬斌教授
作为导师无疑是幸福的,学生的成长进步是对导师最好的奖励;作为导师也有烦恼,尤其是当我们看到网上有模仿《西游记》当中的经典桥段,说“毕业之后千万不要把为师的名字说出去”的时候,其实这就蕴含着带学生的不容易。
要想真正地把幸福的烦恼转变成幸福,我觉得有几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引者。导师的角色就好似电影的制片人,为导演配置所需要的资源和素材,帮助他们实现梦想计划。作为导师,同样应该尽最大的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最丰厚的资源、最广阔的平台,扮演好学生发展成长引导者的角色,为他们的发展提供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扶。
第二个因素是做好学生学术梦想的守护者。有人说其实学术和婚姻有相似的地方,没有爱情的婚姻就好比坟墓,没有兴趣的学术其实也类似,人对学术研究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有意去培养的。
作为导师既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激发学术激情,指引学术方向,守护学生的梦想,我们还要做好学生学习生活的同行者。有相关调研显示,在问及影响学生选择和认同导师的因素时,排在第一位的是导师是否愿意花时间更多地去关心和指导学生;在问及如何增进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时,排在第一位的是导师组织学生举办读书会,第二位是导师带领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由此可见同行陪伴的重要性。如果把研究比作一个隧道的话,学生在刚刚进入隧道时一定会有彷徨、焦虑和迷茫,作为导师就需要在学生化蛹成蝶的过程中与他们一路同行,帮助他们减少痛苦,使得他们走进新的隧道时可以做到坚定和从容。
回望自己10年的山大工作和学习经历,自己也是山大如导师般费尽心血培养形成的一件作品。展望未来,自己也有意愿做一名山大梦想的守护者、山大荣光的亲历者和山大辉煌的见证者。
优秀共产党员、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廉刚副教授
作为晶体材料研究院第二党支部书记,我始终牢记党的教诲,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我们始终把支部的思想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弘扬社会主旋律,积极倡导大家“从我做起”。去年晶体材料研究院党委进行了改革,我们把支部建在PI团队之上,这样就解决了党建和科研工作“两张皮”共融的问题。通过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我们提高了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使得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步伐走得更加坚实。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当下正值科研工作的黄金时期,我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以科技报国作为我们的使命,以“做有用的科研”为目标,发扬“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为山大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添砖加瓦。近年来,我和同事及学生们一道在低维功能晶体材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克服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CS Nano、Nano Energy、Nano Letters等该领域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为了学生的发展,融合传统专业和新兴热点领域的需求,鼓励学生们积极探索,培养适应新时代的科技人才,以学术启迪学生智慧,以科技成果反哺科学认识,共同进步。我们也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能比我们做得更好、飞得更高。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肩负着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我将继续用实际行动扎根教学一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要求自己,上好课、教好书,加强课程思政教育,透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思考,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思想品质,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公民意识。制定科学的课程规划,结合多种教学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