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全国革命文物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论坛发言摘要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02日 14:37 点击次数:

充分发挥革命文物育人功能,为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 张永兵

革命文物是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走深走实的重要源头活水,革命文物和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融合发展是传承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根本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是提升高校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资源。山东大学发扬“文史见长”学术传统,坚持深度挖掘、统筹利用好山东大学、山东省和全国的革命文物资源,加强顶层设计,调动各方力量,续写“双心”新篇,构建“大思政”格局,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思政工作中的领航作用。广大师生理想信念愈发坚定,山东大学师生校友主动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用实际行动传承了革命精神、诠释了山东大学“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文化自信愈发彰显,在建校1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进一步坚定了全体山大人的山大自信、文化自信;奉献担当愈发主动,山东大学岩土工程中心团队获评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山东大学援鄂抗疫医疗队医者仁心,勇敢“逆行”。

山东大学将进一步深挖资源,夯实融合基础,加强革命文物资源体系化整理,强化革命文物资源系统性研究;进一步完善机制,拓展融合深度,做好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构建融为一体的落实体系;进一步创新方法,丰富融合渠道,深化实践育人,强化全媒体运用;进一步抓实基层,提升融合成效,发挥好基层主观能动性,落实到每一位师生。

新媒体时代推动红色资源转化为思政课教学资源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 林振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党校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强化党性教育的指示精神,结合自身红色资源开设了党史课程,形式活泼接地气,成为干部培训的当家课。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更好推动红色资源转化为思政课教学资源,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中央党校从“讲给谁”“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四个方面设计了“红色地标党史课”的总体框架。

一是讲给谁,青年群体是主流受众,要借助融媒体手段,通过“红色地标”的重大党史事件梳理出我们党的主要发展脉络,引导青少年群体不断走近党史,知党、爱党。二是谁来讲,一批对本地重大党史事件有深入研究和积累的青年教师,既熟悉本地党史,又具有讲解技巧,易使观众或听众产生代入感。三是讲什么,从开天辟地、南昌起义,到新中国走来、协商建国等16件大事,建构一个系统的党史发展脉络。四是怎么讲,坚持问题导向,抓住青年人的关注点,注重解疑释惑,突出主题主线,演讲中引入外景穿插和文物(实物)展示等多种方式,对革命文物进行充分的融合运用。力争通过这样的形式,把革命文物故事“串起来”,并借助新媒体模式让革命文物故事“活起来”,在网络空间“火起来”。用好全国党校系统的党性教育资源,无疑可以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添砖加瓦。

发挥红色资源作用 共同构建大思政课

南湖革命纪念馆馆长 张宪义

2002年10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调任浙江后的第十个工作日,专程到嘉兴南湖瞻仰红船,提出了开展“六个一”活动的要求,指出其将有助于“精神传承、思想升华”。南湖革命纪念馆坚持以“六个一”活动为载体,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在以史育人、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依托红色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服务思政教育。注重主题活动,紧扣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讲好建党故事、红船故事、初心故事;注重情景教学,用依托红色资源的陈列展览发挥独特的展览叙事优势,起到见人见物见精神的作用;注重因人施讲,编写侧重于思政教育青少年版解说词,将教学寓于参观过程之中,把历史空间与精神空间联系起来。

二是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宣讲能力,讲好讲活党史故事。努力打造“纪念馆+思政课堂”的新模式,开发系列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符合学段认知特点的红色研学课程;提升宣讲策划能力,把现场教学和体验有机结合,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模式,策划精品展览进校园,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提升现代传播能力,开设网上展馆,实现远程参观、远程教学、远程查阅资料,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远程服务。

三是推进馆校协作,加强资源互补,思政教育同频共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党史展览宣讲、党建理论研究、党课课程开发等诸多方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将精品展览、微党课、红色故事和情景剧送到各大中小学、高校中,打造“流动的展览厅”“行走的思政课”。

彰显革命文物时代新价值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大格局

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 杨忠

为充分用好革命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南京大学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探索革命文物育人融合机制。按照“大学工、大思政、大教育”思路,系统实施“熔炉工程”,全面统筹包括红色资源在内的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育人资源和力量,特别是注重发掘南京大学建校119年来的革命文物资源,通过重大活动和节日,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宣讲与参观相结合等方式,组织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革命文物资源、红色文化经典、革命英雄人物,切实发挥红色资源咨教育人作用。二是加强教学改革,着力筑牢红色文化育人融合阵地。注重红色文化育人融合阵地建设,着力将红色资源转化为优质育人资源,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建设,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教学课程和教材体系,提高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为学生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加强资源整合,不断创新红色校史育人融合载体。重视红色校史资源建设,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连结,推动课程教育和实践融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思想的洗礼和浸润。四是加强校社联动,努力打造红色资源育人融合格局。注重构建协同育人格局,注意统筹革命文物与革命场馆的协同、课内与课外的协同、校内与校外的协同、教学与研究的协同,建立红色资源贯通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立体化育人体系。

用好革命文物资源 创新铸魂育人路径

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局长、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长 赵永艳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推动雨花英烈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方面采取扎实举措,致力于打好育人的协同战和持久战。

一是高度重视馆藏革命文物内涵研究,彰显革命文物资源禀赋,寻找纪念馆与高校思政工作的关联点、革命文物与高校师生情感的共振点,例如在高校展览时,展出许多烈士在高校就读期间的学籍表、成绩单、学生证等,迅速拉近与在校学生距离,引发情感共鸣。二是坚持内涵式协同发展,聚焦馆校共建问题短板,利用地域优势和政策优势,积极搭建革命纪念馆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以具体项目为牵引推进馆校持续、深度合作。同时,搭建新型重点智库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雨花台干部学院等平台,吸引、集聚教师队伍深度融入雨花英烈精神研究。三是贴近青年学生思维习惯,一方面用好数智融媒,开通微博、微信、抖音、今日头条、喜马拉雅等新媒体平台,推出文艺创作,宣讲红色故事,唱响红色好声音;另一方面打造体验教育,强化沉浸式体验,以纪念馆场景为依托,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创主演,让大学生在表演中感悟雨花英烈精神,由志愿服务的参与者转变为向学校、社会、家庭宣讲的红色文化传播者传承者。四是全面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找准雨花英烈精神与思政课程的契合点。与高校共同编写《雨花英烈精神》《雨花英烈精神党性教育教材》等读本,进一步固化教育成果。

弘扬光荣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西迁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 赵昌昌

西安交通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迁精神核心和精髓的重要论述,坚持政治引领,将西迁精神融入学校立德树人、思想文化等工作中,激活西迁精神育人大课堂,构建西迁精神育人大格局。

一是加强资源建设,建成西迁博物馆,以西迁为主题的纪念广场、纪念碑、纪念园、西迁教授群雕等,构筑西迁红色资源群落,为依托革命文物育人提供重要载体。二是加强内容供给,持续挖掘、研究、阐释西迁精神,设立西迁名师传记基金,实施西迁精神出版工程,开展西迁口述史及文献史料抢救整理工程。三是筑牢育人阵地,成立西迁精神研究中心、编写多版本的《西迁精神》,开设“大先生讲坛”“西迁精神与大学文化”课程,打造慕课《西迁教授谈教学》,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等,切实将西迁精神转化为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精神钙质。四是融入实践育人,学校组建涵盖西迁老同志、西迁子女、学术骨干、青年师生代表等的红色宣讲团,各学院和书院成立西迁主题类学生宣讲团,在实践中宣讲、传播和践行西迁精神。五是丰富育人载体,打造“线下+线上”展览模式,线下举办丰富的西迁主题展览;线上建设西迁博物馆网上展馆,推出“云直播”“云展览”,推进AR、VR互动项目建设,助力红色资源“活起来”。六是创新传播形式,通过现代秦腔戏、话剧、音乐剧、电视剧等多种形式展现西迁精神;实施“交大大师剧”项目,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西迁故事;举办“延安精神、西迁精神5G握手”,推动高校思政课堂走进革命场馆。

办好思政大课 从突破课的刻板印象做起

人民网监事会主席、人民网研究院院长 唐维红

今年来,人民网联合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有关高校和革命纪念馆等,先后举办了三场思政大课,受众均超千万,效果良好。我们梳理出办好思政大课的四点经验。

一是主题鲜明、精心策划,找准切入点。思政课的取材广了,对选题判断和内容策划的要求就更高了。紧扣时代主题、抓住时事热点、回应社会关切,才能“一击即中”打动学生、抓住用户。二是聚合资源、专业服务,破解组织难点。作为这几次思政课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我们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整合全链条上最优质的资源,形成合力,才取得了不俗的效果。三是创新模式、个性定制,满足受众需求点。持续创新是“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品牌能够延续热度、提升品质的关键所在。对一堂网络思政课而言,课程主题、授课人、预期受众、上课时间等都是变量,但只要紧紧抓住满足受众需求这个不变的常量,就一定能够画好让受众满意的同心圆。四是全媒渠道、平台联动,打通“破圈”梗阻点。人民网PC端、客户端、手机人民网以及各新媒体账号覆盖用户数已超过5.63亿。作为人民网思政课领域的拳头产品,“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在网内享有的资源称得上是“顶配”,同步对活动进行预热和推广,相关报道还登上了《人民日报》重要版面,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此外,全媒体矩阵传播打通了“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破圈”的梗阻点。

发挥一流学科优势 构建革命文物与高校思政育人融合发展新模式

西北大学党委书记 王亚杰

西北大学依托陕西深厚的革命文物资源,利用考古学一流学科带动力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育人优势,初步形成革命文物与高校思政育人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为革命文物的保护、阐释、传承贡献西大力量。

一是保护革命文物,阐释红色精神。坚持规划先行、保护为重,以融合发展为导向,成立革命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延安精神研究院,建成并上线陕甘宁边区史料数据库等,为社会各界学习、研究、阐释革命文物提供重要资源平台。二是弘扬革命精神,播撒红色基因。一方面着力把红色资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构建红色文化教学体系。将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贯穿思政课各门课程教学体系和各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探索,在小故事中讲透大“道”大“理”;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开展“走进革命旧址听党史故事”“听革命纪念馆馆长讲党史”系列活动。三是用活革命资源,汲取红色力量。运用适应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的融媒体传播手段,努力做到让红色资源可追可溯,让红色历史可见可触,让红色文化可感可知。四是继承革命理想,赓续红色血脉。利用校园里的鲜活素材和育人资源,引导师生向革命英烈学习、向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群体学习,支持学生重走西北联大路,培育学生红色文化宣讲团队,充分发挥学生在红色资源实践教育中的主人翁作用,生动营造了红色文化教育生态,推动弘扬党的革命传统与传承西大精神相统一,接续书写新时代西大人的爱国奋斗故事。

让革命文物和思政课活起来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秘书长 孙庆伟

要让革命文物和思政课在融合中活起来,就要实现双向互动、做到融深融透融好,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六个字”“三个融合”。一是“大”与“小”融合,促进“国之大者”与微观课堂融会贯通的育人体系。从大处着眼,在师生中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回信精神热潮,开展北大庆祝建党百年未名湖畔党史学习教育大型主题活动等;从细处着手,邀请《觉醒年代》《长津湖》等红色影视剧主创团队进校园,举行“恰是百年风华”实景体验式“微党课”学习活动等。积极推动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北大图书馆等与各地的革命旧址纪念馆、红色博物馆深度合作,遴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革命文物,谋划举办一系列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的特展。二是“亲”与“信”融合,形成“亲其师”“信其道”“敬其教”的教学生态。通过鲜活的革命文物场景沉浸式教学,让思政老师更有魅力,在革命前辈的光辉下当好新时代的引路人、传播者、燃灯者;让思政课堂更有温度,避免单调乏味的理论单向灌输;让思政教学更有感染力,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三是“思”与“行”融合,搭建思政理论创新与思政社会实践双向贯通平台。北大除了坚持推出“百年党史专题”精品课程、开设19门“四史”课程之外,还全力打造“田间地头的北大思政课”,将通过与革命旧址纪念馆的深度合作,打造形成一批“红色基地上的北大思政课”和现场教学实践示范品牌,搭建思政理论创新与思政社会实践双向贯通平台。

强化协同育人 赓续红色基因

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 吴广明

同济大学历来高度重视思政工作创新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教育和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依托馆校互动,厚植家国情怀。馆校互动、资源共享,有助于强化协同育人、厚植家国情怀;共享革命文物资源,丰富了高校革命文物资源,推动革命文物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共建铸魂育人平台,完善了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常态化运行;共同创新教育模式,强化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系统性提升。

二是挖掘校史资源,传承大学精神。始建于1907年的同济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红色基因、红色血脉源远流长。在革命年代,尹景伊、殷夫等烈士为代表的同济师生,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前仆后继。抗战胜利后,同济从李庄迁返上海,始终走在反抗国民党统治斗争的前列。

三是打造沉浸课堂,践行协同育人。同济每年举办“红色艺术教育季”,着力打造沉浸课堂,创作文化育人精品项目,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师生“树魂、立根、打底色”,用“同济天下”的大学文化引导师生书同济骨、写中华魂。

遵义会议纪念馆对馆校合作问题的认识和实践

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 陈松

革命纪念馆不仅是收藏、保护、研究革命文物,传承、弘扬和践行革命精神和文化的载体,更是服务社会全面发展和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机构。在新的角色定位下,需要和高校进行深入合作,突破双方的固有局限,最大程度发挥彼此的教育功用。

一是加强互动交流,增强互补性。进一步加强互动交流,主动对接各自的关切点、发力处和落脚点。只有在充分了解彼此需求的情况下,才能实现“馆校合作”的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的良好结果。二是认清各自优势,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和模式。革命纪念馆发挥自身管理革命旧址的便利、馆藏革命文物丰富、史料价值高等优势,引导高校学生走入纪念场馆,进行实地感受;高校明晰自身在教育高校学生方面的主阵地作用,利用思政课堂、实地教育、情景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将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等红色基因入脑入心。三是形成合力,争取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馆校合作仅依靠革命纪念馆和高校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在双方形成合作共识后,向上争取政策和经费支持。革命纪念馆要“修炼好自身功夫”,确保场馆的文物保护和必需的设施建设;也要做好自身人才队伍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争取政策支持。高校也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创新思政课堂的方式方法,采取多种方式加强“馆校合作”。馆校合作双方既要各自分担部分经费支出,也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经费支持,以便获得专项资金用于保障馆校合作各类活动的开展。

守正创新担使命 培根铸魂育新人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段勇

上海大学具有丰富的红色基因,黄埔军校、五卅运动都与学校有密切联系。上海大学致力于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结合党史中的校史,深化红色资源挖掘利用。编辑出版《他们从上海大学(1922-1927)走进新中国》等红色书籍,开展“博物馆民族志视角下的中国革命文化展览红色叙事研究”等项目研究。二是结合联动红色场馆,汇聚传承红色基因合力。革命场馆现场去,上海大学师生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开展志愿讲解服务;专题展陈请进来,十余个革命类专题展览在上海大学图书馆展出;中共早期领导人和师生烈士的后人走进学校,提供校史资料、开展各类活动。三是结合育人工作实践,拓宽文物资源转化途径。用好课程主渠道,举办“四史”学习教育与“开天辟地”课程建设高端论坛;喜闻乐见讲党史,学生们与“守常”先生诵读《青春》,300余位师生参与《1921》宣传拍摄,各学院利用专业优势制作手绘、短视频、广播剧等活动,让革命文化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网络。

下一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思考探索红色育人长效机制。一是统筹研究力量。完善研究规划、建设研究队伍、发挥学校学科优势、发动全校师生力量。二是依托重要节点。开展红色文化资源的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传承弘扬优良革命传统的体验式实践。三是做好宣传教育。注重打造高质量精品展陈,传播革命文化,注重讲好文物故事,彰显时代特色,注重聚焦城市发展,赋能城市软实力建设。

跨界·融合·传心 使党的诞生地成为高校思政大课堂

中共一大纪念馆馆长 薛峰

作为上海最重要的红色地标,中共一大纪念馆不断创新思维方式,丰富内容形式,让更多的青年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一是勇于跨界,突出“新”,“沉浸式”点亮红色资源。原创实景沉浸式戏剧《思南路上的枪声——向着光明前行》在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上演,带领观众一夜“穿越”回1946年的周公馆,参加这场改变中国前途命运的记者招待会。红色文化的传播和普及,需要不断创新思维方式和传播形式,特别面对最有朝气、思维最活跃的年轻一代,大胆、创新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尊重和传承是坚守的底色。今后还计划推出更多沉浸式演绎,用好用活党的诞生地丰富的红色资源。二是创新融合,立足“育”,推动馆校战略合作往实走。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共建“红色新青年讲堂”,创新大学思政教育的讲述方式,推动红色育人。此外,与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的馆校共建都牢牢抓住各自高校的学科特色,呈现不同亮点。三是代代传承,彰显“心”,打造校外教育项目优质化。以大学生为主力的“党的诞生地”志愿服务队自2021年6月开馆至今,志愿者服务时长已达28363小时。“党的诞生地”志愿服务队是一个光荣的名字和集体,大学生们不仅学习到许多党史方面的知识,也通过其他年长党员志愿者的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为诠释共产党人初心使命注入了新的时代注解。

构筑“人、物、事”叙事空间 点亮“魂”之精神高地

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 杨卫东

简单谈一下我对革命文物与高校思政工作跨界共享的靶向思考。一是跨界融合的政治理论素养。革命文物见证历史,以史鉴今,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要有崇高的使命感,让中华文明的历史华章盛大绽放;要有宏大的历史观,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要有正确的党史观,准确把握党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二是说好人、物、事,展示革命精神之魂。革命文物概念相对狭义,革命历史与红色文化则相对广义,革命文物重在历史价值的研判,要高度重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要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三是“红色文化”概括为革命年代的“人、物、事、魂”。“人”是在革命时期对革命有着一种影响的革命志士和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物”是革命志士或烈士所用之物,也包括他们生活或战斗过的革命旧址和遗址;“事”是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活动或历史事件;“魂”则体现为革命精神即红色精神。四是跨界融合要“深耕七步”。深耕内容:内容为王,深度解读“人、物、事、魂 ”;深耕平台:顶层设计,政策法规,数据库建设,考评指标;深耕场域:核心价值,区域共性;深耕模式:灵活有效,跨界互动,共享共有;深耕伙伴:增强黏性,携手共进;深耕人才:专家入校,名师到馆;深耕人心:点亮精神之魂。

馆校跨界联动 共担使命责任 共育时代新人

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 朱成山

常州大学近年来在馆校合作模式上积极探索,通过借展瞿秋白纪念馆、张太雷纪念馆等馆革命文物,筹建学校红色文化主题教育馆。在常州张太雷纪念馆成立了红色文化研究大数据库,聘请江苏、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国13个省市44位革命场馆馆长担任常州大学兼职教授,邀请30位革命场馆馆长同一天走进常州大学30个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组织教授团队和博士团队,于2019年5月起推出原创的“中国共产党30种革命精神展”,先后应邀去乌鲁木齐市博物馆、海南琼台师范学院等馆校展出,共同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建构联盟平台,推进馆校跨界合作。常州大学专门组织召开了题为“跨界·融合·联动”工作座谈会,成立了“馆校合作联盟”,推进革命文物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下一步,将创办《馆校合作联盟通讯(内部刊物)》,探讨联盟合作机制,轮流举办“馆校合作联盟论坛”,推动和促进文件精神的落实,共育时代新人。

共建共享 育人铸魂 让革命文物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绽放时代光彩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红岩干部学院院长 朱军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立足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根铸魂、传史育人”为核心,以“馆校联动、共建共享”为抓手,推动革命文物和红岩精神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让革命文物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绽放时代光彩。

一是坚持资源整合,提炼鲜明主题,厚植思政教育的红色沃土。整合有形教育资源,把革命旧址变成思政教育的现场教学场地,深度整合高校的博物馆、校史馆,形成高校“思政大课”的大教场;用好无形教育资源,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优秀品质;提炼不同的教育主题,精心推出实践教育线路,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二是坚持内容为王,研发特色课程,打造思政教育的红色教材。通过研发红岩思政教育课程、出版红岩思政教育读物、打造红岩思政教育剧目、制作红岩思政教育展览,助推高校思政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立体化呈现。三是坚持深度融合,实施品牌项目,创设思政教育的生动课堂。让革命文物进校园,让红色剧目进校园,让品牌活动进校园,让展览文创进校园。坚持科技赋能,搭建线上平台,提供思政教育的云端服务。让科技为思政教育赋能,提供优质的云端服务,着力打造“互联网+思政教育”新模式,包括建立思政教育“云展馆”、开展思政教育“云活动”、提供思政教育“云服务”。四是坚持联动共建,深化交流合作,健全思政教育的工作机制。探索馆校合作长效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基地共建、活动联办、人才互培,推动建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协同联动机制,主要包括馆校聚智共研机制、馆校教育基地共建机制、馆校活动平台联创机制和馆校人才互培互送机制。

美育铸魂 创新革命文物传播途径

延安鲁艺文化中心主任、延安文艺纪念馆馆长 刘妮

延安文艺纪念馆近年来一直在探索与高校联合开展教育活动,以经典文艺涵养心灵,实现协同育人教育目的。

一是革命文艺经典走进高校。革命场馆策划主体性极强的展览,走进高校,让学生从艺术经典中感悟思想的力量、文化的力量,从而坚定理想信念。二是高校课堂走进革命场馆。积极强化革命场馆建设,合理规划革命旧址功能,对100余处旧址窑洞进行活化利用,与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院等十几所高校建立“艺术实践体验基地”“思政建设教育基地”,联办各种学术研讨会。三是联合创新,赋予革命文物生机。联合高校对革命文物展示进行数字化展示,实现数字时代版画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的激烈碰撞,让书本里的经典作品“活起来”,让经典自身“说话”,激发高校学生对于革命艺术经典的解读与重新认识,寓教于乐、寓教于艺。四是推出网络直播课程。联合新华社全网推出《红色追寻·精神飞扬——走进鲁艺》直播活动,采取经典演绎与讲述方式,创造了现场同期节目点击量的最高纪录。下一步,拟联合高校共同推出《歌声里的延安》《木刻版画中的党史》等一系列高校思政课程,拓展网络教育的新局面。

用好革命文物资源 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山东大学博物馆馆长 方辉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推进,在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一是铸魂: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学科育人“浸润式”。发挥学科和智力优势,深化革命文化和革命文物研究,在守正创新中推动相关理论研究,深入阐释中华文明、深入研究革命文化。坚持以理论支撑教学,以研究反哺教学,在开展革命历史和革命文物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理论优势在本院内开设《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等课程,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把思政教育和能力培养纳入教师能力提升培训体系,引导教师从“育才观”向“育人观”转变;持续开展“双优课程建设计划”课程思政专题培训,组织建设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和示范课程。二是启智:构建馆校育人共同体,实践育人“现场式”。夯实实践教学,深化“红色研学”,构建“4+2实践教学体系”,以走进历史“现场”的实践教学,带领学生了解文物背后故事。推进馆校共育,拓展“红色课堂”,强化博物馆、校史馆育人功能,依托探究式学习、参与式教学、拓展式实践,将革命文物资源与价值引导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三是润心:用好革命文物资源库,文化育人“全景式”。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短视频大赛以及探馆直播、云参观、云讲解等方式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讲述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做好线上线下结合,利用新媒体打造全过程全时段的育人环境。

保护用好革命文物 让沂蒙精神在青年学生中赓续发扬

临沂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张玉兰

临沂是革命老区、沂蒙精神主要发源地,红色文化丰富,革命文物集聚,英雄模范辈出。近年来,全市充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在青年学生中大力开展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在高校薪火相承。一是深化保护,打造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宣传、教育、财政、文旅等部门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形成工作合力;设立沂蒙精神研究中心,推进沂蒙精神、红色文化研究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积极推进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建设,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学校思政工作紧密结合,打造特色鲜明、水平一流的革命传统教育临沂模式。二是深化传承,将红色基因融入育人全过程。针对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特点,坚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思政工作相融合,把红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全过程,实施红色文化“四进工程”,即“红色场馆进校园”“沂蒙精神进校园”“红色艺术进校园”“红色研究进校园”,积极构建红色教育体系。三是深化交流,扩大沂蒙精神覆盖面和影响力。牵头成立山东省鲁南职教联盟,探讨交流和深化对沂蒙精神、红色文化的研究,推动红色教育和思政工作在职业院校融合发展。深挖沂蒙红色资源,一体化设计各学段红色文化系列教材,更好推动红色教育开展。出台红色研学专项奖励政策,组织开展“百所高校大学生走进沂蒙山”活动,举办鲁南经济圈红色文旅大会,组织青年学生参观革命文物、遗址遗迹和红色场馆,聆听红色故事,为青年学生传承沂蒙精神、弘扬红色文化搭建舞台,有力推动高校思政工作开展。

创新馆校合作新模式 推动博物馆和高校融合发展

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馆长 刘兆民

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为探索建立适应新时代发展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实践转换机制,解决好当代大学生“素质+能力”提升问题踏出新路子、立出新标杆。一是借助高校智力资源,深刻挖掘历史内涵。发挥高校在课题研究方面的专业优势,依托馆藏文物深化研究成果。主导创作四集文献纪录片《1914,青岛永不能忘》,举办“失落的勋章: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劳工”油画展。二是探索当代大学生教育实践模式,提升爱国主义宣教影响力。通过专题讲座、主旨演讲、志愿服务等形式,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思考,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红色基因;把握时代旋律,发挥节日育人功能,推动主题教育活动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三是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全面开展文物资源保护工作。在高校科研机构协助下,博物馆开展基础性研究工作;多领域开展合作项目,撰写多篇高质量研究论文。下一步,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将紧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融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开发青岛特色思政教育资源;参与高校“一流课程”建设,让教学和科研走出象牙塔,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提供志愿服务岗位、研究性学习场所、课题申报资料支撑。

发挥革命文物资源优势 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 余萍

湖北省坚持一个理念、建立两个机制、打造三个课堂,在推进革命文物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是坚持“革命文物就是优质的教育资源”理念。立足湖北革命文物资源现状,加强研究阐释、发掘思想内涵,突出价值引领、强化教育功能,创新展览方式、提升展陈水平,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培根铸魂,协同育人中的特殊作用。

二是建立活动开展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协调联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博物馆进校园”“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在各级文物和教育主管部门指导推动下,全省共有140余家博物馆与200余所高校、中高职校建立合作机制,共建“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为充分发挥文博单位资源优势与高校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交流融合、互促共赢,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先后与武汉大学、湖北大学签订共建协议,打造由学术带头人、科研骨干和青年后备力量组成的文博教育科研团队;指导成立博物馆高校专业委员会,通过开展经常性学术论坛、展览交流、讲解员比赛,提升博物馆与高校陈列展览、学术研究和讲解员的专业水平。吸收高校加入全省博物馆文创联盟,将博物馆的文创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研究和实践相结合。

三是打造助力高校立德树人的“三个课堂”。积极协调配合,将革命文物资源融入高校教育“第一课堂”;创新方式方法,革命主题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成为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第二课堂”;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课堂”。

充分发挥联盟平台优势 助力高校思政教育建设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 谭平

积极推动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和高校建立紧密联系,发挥革命文物资源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作用,利用全国革命文物展示联盟平台优势,推动革命文物资源融入高校思政建设。

一是加强平台建设。有序扩大联盟成员队伍,积极就革命文物资源融入高校思政工作体系加强交流研讨和顶层设计,推进联盟成员单位与高校资源有机融合。二是充分发挥联盟专家资源,鼓励革命场馆的专家学者和高校教师围绕革命文物保护、管理、利用,开展跨学科的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三是组织编制“纪念馆里的思政课”导则。支持高校与革命场馆共建“实践育人共同体”,支持高校师生、社团走进革命场馆,开展现场教学、主题活动、志愿服务、实习实践、研学旅行。四是统筹“革命文物进校园”活动开展。联合专家学者定期举办贴近学生生活的革命文物主题巡展、讲座等系列校园活动,推进革命场馆主题展览策划、社教活动进校园“常态化”。五是建立革命文物数字传播矩阵。依托主流媒体和新媒体,鼓励大学生参与革命文物相关的云直播等线上活动,以革命文物和革命故事为原型设计数字文创作品,创新革命文化传播方式。


【供稿单位:国家文物局官方微信    摄影:丁璇 范庆贺 李琦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张丹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