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美国汉明顿大学靳洪刚教授作“有效课堂互动与教师提问:策略与技巧”专题讲座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31日 11:34 点击次数:

[本站讯]5月26日上午,美国汉明顿大学 William R. Kenan 荣誉教授、语言学专家靳洪刚作以“有效课堂互动与教师提问:策略与技巧(Effective 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Teacher Questions (TQ):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为题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是国际教育学院“第二语言习得专题研究”海外专家教学流动岗课程的一次公开课。课程负责人、国际教育学院蔡燕副教授主持讲座,海内外近200名师生参加活动。

靳洪刚教授以语言习得的两个内化过程——初级内化(Preliminary Intake)和终极内化(Final Intake)为切入点,分析了语言教师通过系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完成内化的全过程,特别是教师提问在此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她全面回顾了教育领域和二语习得领域关于教师提问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以提问等待时间设置、提问类型(教学-信息类、开放-关闭类和深层-浅层类)划分与应用等为案例分析了对国际中文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靳洪刚教授指出,作为第二语言课堂常用方法,教师提问尚未得到科学的认知,教师提问可以分为12种6套。其中,单句与复句提问、事实与推理提问是比较基本的提问;教学与信息提问、认识与回应提问与教师提问的功能和内容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回应提问尚未被引起足够重视,甚至被很多教师忽视;深层与浅层提问、横向与纵向提问则与提问的认知复杂度和语言难度相关。她强调,一名合格的二语教师不仅要会平衡地使用这6套提问,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有所侧重。

在此基础上,靳洪刚教授阐释了提问的设计与实施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过程。她提出,提问具有交际和教学双重功能,要以主题导入完成“确立话题-引起互动-持续互动-调整互动”这个明线任务,同时以明带暗,完成“示范-诊断-加强-提升”的暗线任务。靳洪刚教授以一个语言教学的实例,展示了如何用PPT为学生搭建框架,以及教师如何利用话题设计“提问单”,实现交际功能和教学功能的“双丰收”。她结合一篇美国汉语教学中的课文,进一步展示了如何设定学习目标、组织交际话题的过程。她指出,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下功夫”:不仅要策划课堂提问,还要在提问实施中综合运用“单不过三”等一批策略和技巧。靳洪刚的讲解深入浅出,对课程互动与教师提问的策略技巧进行现身说法,启发在场师生积极思考与互动。

靳洪刚,美国汉明顿大学 William R. Kenan 荣誉教授,曾担任澳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应用语言学讲座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第二语言习得、语言认知、学习转换、输入分析、互动分析、课程设计、师资培训等。在近30年任教期间,她先后以第一作者出版语言习得专著及汉语教材7部,发表SSCI、CSSCI期刊学术论文60余篇。


【供稿单位:国际教育学院    作者:韩琛茜    摄影:张梅园 韩琛茜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王心悦 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